第38章 原子弹部件失窃案(2/3)
。
”
电话打到车间副主任侯鹏天那儿时,他正给钢笔灌墨水。
“啥?”他手一抖,墨水溅在文件上,晕开一个黑团。
他捏着话筒,感觉那玩意儿有千斤重,“我马上到!”
五分钟后,保卫部副部长林仲武带着人冲进来。
他当过省厅刑侦处副处长,蹲在保险箱前看了半晌,眉头拧成疙瘩:“锁没被撬,是用钥匙开的。
”窗台上没脚印,地上没指纹,警犬闻了闻,突然打了个喷嚏,夹着尾巴往后退——案犯喷了化学试剂,把味儿盖了。
厂长、副厂长全来了,站在车间办公室里,烟抽了一根又一根。
烟灰缸满了,没人管。
最后厂长拍了桌子:“林仲武,10天,必须找回来!”
林仲武连夜成立专案组,成员都是党员,多半在公检法干过。
案情分析会上,总装车间保卫组组长刘军先开口:“肯定是内鬼!别的车间的人进不来总装车间。
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有人点头:“先查试压室。
”
林仲武看向鲍远昌——试压室的保卫干事,刚调过来半个月。
小鲍个子不高,眼睛亮得像鹰:“当班的四个人能排除。
何家生打饭时,食堂好多人看见;黎福林上厕所,也有证人;俩学习班的,离总装车间五里地,跑不过来。
”
“那乙班、丙班呢?”
“查登记本。
”鲍远昌说,“进出都得签字。
”
总装车间1100多人,当班的300多。
专案组摆了四张桌子,俩人一组,拿着登记本喊名字。
被叫到的人过来,低着头说:“五点前后我在机床前……”“我跟老王一起去喝水……”一开始有人说笑,见专案组的人脸都绷着,渐渐没人敢吭声了。
问到半夜,筛出三个疑点。
许茂新,28岁的班组长,说五点在食堂吃饭,可44个在食堂的人,没一个见过他。
反倒有人说,五点十五分看见他在车间啃馒头——哪有人刚在食堂吃完,又回车间啃馒头的?
方艳润,21岁的学徒,说去厕所路上碰见俩女工,可那俩女工一口咬定:“没见着她。
”小姑娘被问时,脸涨得通红,话都说不利索。
还有个宋鲁川,膳食科长,57岁,独臂。
登记本显示,他五点十三分才离开车间,可五点零三到五点十分,没人知道他在哪。
林仲武盯着宋鲁川的名字,铅笔在纸上戳了个洞。
宋鲁川是厂里的“老神仙”。
1932年参加红军,长征时跟着周恩来当卫士,后来给彭德怀站过岗。
左胳膊在抗战时没了,一到阴雨天就疼,得靠烧酒麻痹。
他脾气暴,喝多了敢拔朱德的马缰绳,敢把康生的帽子扔天上,可没人真敢惹——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。
专案组有人嘀咕:“老宋会不会偷了换酒喝?他知道那是铂。
”
林仲武没说话。
他派刘军去请宋鲁川,自己坐在办公室里,看着传唤证上的“宋鲁川”三个字,钢笔捏得手心冒汗。
宋鲁川来的时候,正劈着木柴。
听说林仲武找,他把斧头往地上一扔,骂了句“龟儿子”,还是跟着来了。
进了办公室,他往椅子上一坐,独臂往桌上一搁:“小林,啥事?”
林仲武没敢提失窃案,扯了半天警卫制度。
宋鲁川听着,突然打断:“你到底想问啥?”
“老宋,”林仲武咽了口唾沫,“昨天五点到五点十五,你在哪?”
宋鲁川的眼一瞪:“老子在食堂后园转悠!”
“有人看见吗?”
“没人!”老宋一拍桌子,“咋?想审我?”
林仲武没敢接话,赶紧给厂长打电话。
厂长赶来,跟宋鲁川在密室谈了20分钟,出来时脸铁青:“隔离审查!”
消息传到北京时,906厂保卫部长黄松正在人民大会堂。
周总理握着他的手,笑盈盈地问:“906厂的?我问个人,宋鲁川,一条胳膊的那个,还好吗?”
黄松心里一咯噔——他刚接到林仲武的电话,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