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(1/3)
听到这番话,曹昂脸上浮现忧虑:“先生,若有一批人数超过我们曹家村的流民前来投靠,想要在此定居,而我们短期内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养他们,该怎么安置这些人?”
“这问题……倒是特别!”
叶辉对曹昂突如其来的提问感到疑惑。
不过这少年总爱琢磨些古怪之事。
比如亳州到濮阳的距离,再比如……
罢了。
叶辉收回思绪,略作思索后答道:“此事不难解决!”
“首先,你们这儿不缺土地吧?”
能轻易耕种五百亩田,可见这片山野间良田广袤,土地资源丰富。
“确实不缺。
”曹昂斩钉截铁。
坐拥兖州这般天地,土地自然充足。
虽然世家占据多数田产,但经黄巾军扫荡后,济北、东平国、任城国等地世家荡然无存。
连带着土地也成了无主荒田,官府可收归分配。
“既然土地富余,事情就简单了——对这些流民实施军管,好处有二!”
“其一便于监管,防止他们滋事,败坏曹家村风气,减少纷争;”
“其二是集中调配粮食,避免浪费,助他们熬到夏收秋收。
同时组织垦荒,既能增加收成,为长远计,又能改掉他们的惰性,避免重蹈覆辙!”
流民中许多人惯于乞讨或劫掠度日,浑噩度日。
除真正残障者外,多半是因懒致贫。
军管恰能矫正恶习,督促劳作。
当然,叶辉明白曹昂只是假设,并非真有大批流民涌入。
曹昂听罢震惊不已。
如此棘手之事,竟被叶先生寥寥数语化解。
原来先生还精通治世之策!
“先生高才!学生叹服!”曹昂郑重行礼。
曹安民与曹真虽未全懂,也知此计精妙,跟着躬身致意。
“少来这套,该不会又想逃课吧?”叶辉对曹昂的奉承早已免疫。
众人顿时失笑。
典韦在一旁憨憨咧嘴。
公子又挨训了!
…………
昌平!
(
粮草筹措艰难,陈宫费尽心思才从世家大族处获得支援。
原本吝啬的家族听闻要释放黄巾降卒,纷纷转变态度慷慨解囊。
主公,现有存粮仅够百万之众两月所需。
陈宫疲惫地禀报,兖州资源已竭泽而渔。
曹操眉头紧锁。
这些粮食能支撑到何时?若期间爆发战事,兖州危矣。
韩浩提议向袁绍求援:彼既派兵南下,必不愿见兖州陷落。
万万不可!陈宫立即反对,袁绍虎视眈眈,若知我收编四十万黄巾,必除之而后快。
曹操心知肚明。
袁绍表面相助,实则觊觎兖州。
若无公孙瓒牵制,恐怕早已大军压境。
正当众人愁眉不展时,侍卫匆匆来报:大公子遣人送来信件与锦盒!
曹操精神为之一振。
锦盒开启,新鲜泥土气息扑面而来,一颗沾着春泥的土豆静静躺在其中。
当真种成了!陈宫难掩激动。
信件内容更令曹操欣喜若狂:平均亩产四千斤,折合四十石!
厅内众将瞠目结舌。
乐进不敢置信:世间竟有此等神物?大公子莫非受人蒙蔽?
曹仁拍案喊道:“大哥!哪个不长眼的敢骗少主,我这就去砍了他!”
曹昂乃曹氏未来栋梁,欺他便是藐视整个曹家。
“末将愿往,定叫那江湖术士血溅当场!”李通、李典等将领纷纷起身**。
见众将群情激愤,曹操反而放声大笑,挥手示意众人落座:“诸位多虑了,子修并未受骗。
”
“我东郡确实得了件神物,名曰土豆。
此物亩产四十余石,五千斤有余,千真万确!”
“子修试种五百亩,收成竟达二百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