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古墓阴门(1/3)
苏州府的雨,终于在黎明时分停歇,却给整座城池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湿冷。
晨曦透过厚重的云层,勉强洒下几缕微光,照亮了街道上积水倒映的残灯,也让悦来客栈二楼房间里的血迹显得愈发刺目。
苏凝坐在床沿,手臂上的伤口已被沈墨卿用符咒包扎妥当,驱邪丹的药力渐渐发挥作用,体内游走的煞气被压制,可手腕上的胎记红痕依旧隐隐作痛,像是在呼应着城外某处的阴邪之力。
她看着桌案上那枚缠枝莲玉佩,昨夜激战过后,玉佩的金色光芒黯淡了许多,内部的震颤却愈发急促,仿佛在催促着什么。
“当地锦衣卫来报,城西苏员外一家五口的死因已经查明。
”沈墨卿推门而入,身上带着清晨的寒气,青色长衫沾了些许露水,他将一份卷宗放在桌案上,眉头紧锁,“死者身上没有任何外伤,但精血被吸干,魂魄消散,死状与被煞灵直接吞噬一致。
更诡异的是,苏员外家的祠堂里,发现了半截暗红色的符咒,与镇煞棺上的纹路一模一样。
”
苏凝拿起卷宗,指尖划过上面的尸检记录,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寒意。
当看到“苏员外乃是陈墨远房后裔”这一行时,她的心脏猛地一缩:“又是陈墨的后裔……煞灵这是在有针对性地猎杀血脉之人,难道它需要吸食陈墨的血脉,才能彻底冲破封印?”
“极有可能。
”沈墨卿走到窗边,推开窗户,望向城西的方向,那里的天空依旧被黑气笼罩,隐约能看到一股淡淡的雾气在盘旋,“苏员外家世代居住在苏州府,据当地锦衣卫调查,苏家祠堂底下,有一条密道,直通城郊乱葬岗的方向——也就是我们推测的古墓所在地。
”
苏凝豁然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密道一定是通往古墓的入口!煞灵猎杀苏员外一家,就是为了夺取祠堂里的线索,抢先找到镇魂之印!我们必须立刻去苏家祠堂!”
沈墨卿点了点头,他早已吩咐手下备好马匹:“我已让人封锁了苏家祠堂,不过煞灵动作极快,恐怕已经在密道里留下了埋伏。
你伤势未愈,留在客栈等候,我带人前去探查即可。
”
“不行!”苏凝毫不犹豫地拒绝,她握紧手中的玉佩,手腕上的胎记轻轻发烫,像是在与她共鸣,“只有我的血脉能感应到镇魂之印的气息,也只有我能破解古墓里的血脉机关。
而且,煞灵的目标是我,我若不去,反而会让你的人陷入危险。
”
沈墨卿看着她坚定的眼神,知道她所言非虚。
他沉默片刻,从怀中掏出一面小巧的铜镜,镜面光滑,边缘刻着简单的驱邪符咒:“这是玄门高人赠予的护心镜,能抵挡煞气侵蚀,你贴身带着,切记不可离身。
”
苏凝接过铜镜,冰凉的触感让她安心了许多。
两人不再耽搁,快步下楼,翻身上马,朝着城西疾驰而去。
苏家祠堂坐落在城西的一条僻静巷弄里,朱红色的大门紧闭,门前围着几名锦衣卫,神色肃穆。
祠堂的匾额已经发黑,上面“苏氏宗祠”四个大字隐约可见,门环上锈迹斑斑,透着一股陈年的腐朽气息。
推开祠堂大门,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和阴气扑面而来,让苏凝忍不住皱起眉头。
祠堂内的陈设杂乱不堪,供桌上的牌位倒了一地,香案被劈成两半,地面上残留着黑色的印记,像是被黑气灼烧过的痕迹。
“大人,密道入口就在供桌底下。
”一名锦衣卫上前禀报,指着供桌下方的一块石板,石板上刻着半朵缠枝莲,与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。
沈墨卿挥了挥手,两名锦衣卫上前,合力掀开石板,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,一股阴冷的风从洞口吹出,夹杂着泥土和腐朽的气味。
洞口两侧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咒,暗红色的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
“这些是血脉符咒,只有陈墨的后裔才能通过。
”苏凝蹲下身,将手掌按在符咒上,手腕上的胎记红痕发出淡淡的光芒,与符咒产生共鸣。
瞬间,符咒的光芒变得柔和,洞口两侧的墙壁缓缓分开,露出一条狭窄的密道,“走吧,密道里的煞气很重,大家小心。
”
沈墨卿让大部分锦衣卫留在祠堂外警戒,只带了两名身手矫健的下属,跟着苏凝走进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