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接连的“意外”(3/3)
。
而且他妻子说,王海洋其实是个很谨慎的人,从不独自游泳。
”
陈建国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:“又是独自一人,又是意外,又有些解释不通的细节。
”
林宸突然问:“王海洋最近有没有提到眼睛不适?”
张猛愣了一下,翻看笔记:“哦,有。
他助手说,最近王老师常抱怨眼睛累,说是创作太投入,视觉疲劳。
”
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
陈建国缓缓站起身,走到窗前,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夜景:“接连两位精英意外死亡,加上前天的女科学家,就是三起。
”他转过身,面色凝重,“太巧了,巧得让我睡不着觉。
”
他看向林宸:“你有什么理论?”
林宸沉吟片刻:“只是一种推测,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模式。
凶手不是通过直接暴力,而是通过某种方式诱导受害者自我毁灭。
”
张猛嗤笑一声:“心理控制?读心术?那不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吗?”
“不,是科学。
”林宸平静地反驳,“心理学上有大量研究表明,人的行为和决策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暗示和环境操控来影响。
只是应用到犯罪领域,还极为罕见。
”
陈建国若有所思:“如果你的推测成立,那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高智商罪犯,他了解心理学,善于策划,而且从不直接露面。
”
林宸点头:“最重要的是,他选择的目标都是社会精英,这可能与他本人的经历或心理动机有关。
”
就在这时,赵思妍急匆匆地走进会议室,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我发现了一些东西。
”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,“三位死者在过去两个月内,都曾收到过同一个寄件人发出的快递,包裹内是一件小礼品和一张手写贺卡。
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。
“什么礼品?什么贺卡?”陈建国急切地问。
“张明远收到的是一支高级钢笔,贺卡上写着‘愿你的思路如流水般顺畅’;王海洋收到的是一套特种绘画颜料,贺卡上写‘愿你的创作永不枯竭’;李梦收到的是一个精致的分子结构模型,贺卡上写‘愿你的研究开辟新天地’。
”
林宸立即问:“寄件人信息呢?”
“同一个名字:‘心灵灯塔工作室’,但地址是假的,电话也是空号。
”赵思妍回答,“支付方式是一次性预付卡,无法追踪。
”
会议室里鸦雀无声。
陈建国打破沉默:“‘心灵灯塔’...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某种心理咨询或自我提升机构。
”
林宸的白板上又多了一条线,连接起三位死者。
现在,这些看似无关的案件终于有了明确的交叉点。
“我会深入调查这个‘心灵灯塔工作室’。
”赵思妍主动请缨,“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实体存在,但在网络上一定会留下痕迹。
”
陈建国点头批准,然后看向林宸和张猛:“你们继续从传统侦查角度入手,深入了解三位受害者的生活,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共同点。
”
夜幕降临,市局的灯光依然通明。
林宸站在白板前,凝视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信息和关系线。
三位精英,三种不同的死亡方式,却都与眼睛疲劳有关,都收到了来自同一个神秘工作室的礼物。
他的直觉告诉他,这绝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系列犯罪。
凶手智商极高,心理学知识渊博,并且有着明确的受害者选择标准——社会各界的精英人才。
最令人不安的是,如果他的推测正确,那么可能还有更多受害者,或者更多目标正处于危险之中。
林宸拿起马克笔,在白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:“心理暗示”。
他知道,自己正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犯罪模式,一个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高智商罪犯。
这个对手从不直接出手,却能致人于死地;不留痕迹,却能操控人心。
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,看似平静的夜幕下,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。
林宸深吸一口气,感受到破案的压力和责任的重量。
这不只是三起独立的意外事件,而是一场智力与时间的赛跑。
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:()罪域图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