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苏晓雯的共情发现(3/3)
突破心理的安全界限。
”
她打开电脑,调出论坛的几个页面:“看这个帖子——《突破恐惧的枷锁》,表面上是教人如何克服恐惧,但实质是在鼓励人无视合理的恐惧反应。
还有这个——《深度工作法》,看似是提高效率的方法,实则是在教人忽略身体和心理的疲惫信号。
”
林宸的眼神变得锐利:“所以对手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,他让受害者自愿参与自己的毁灭过程,甚至认为自己正在变得更好。
”
赵思妍突然插话:“我一直在尝试追踪那些定制礼物的来源。
如果晓雯的分析正确,那么对手必须对每个受害者都有极深的了解。
这种了解不可能全部来自网络信息。
”
“工作坊。
”林宸和苏晓雯几乎同时说出这个词。
“只有面对面的深入交流,才可能如此精准地把握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矛盾和执念。
”林宸推断道,“‘心灵明灯’工作坊不仅是进行暗示的场所,更是收集信息的场合。
”
苏晓雯补充道:“可能还有后续的跟踪评估。
对手需要知道他的暗示是否起效,以便调整策略。
”
这个推论令人不安,因为它意味着对手可能还与受害者保持着某种形式的联系,甚至在远程观察他们的反应。
就在这时,赵思妍的电脑发出提示音。
她查看后,脸色顿时变得苍白。
“论坛上又出现了一个新帖子,”她的声音颤抖,“标题是《理解与共情:执法者的心理挑战》。
”
林宸和苏晓雯立即凑过去看。
帖子内容表面上是在讨论执法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,但其中嵌入了大量针对调查人员的特定信息和暗示。
“他不仅知道我们在调查,还知道我们的调查进展。
”林宸沉声道,“特别是晓雯的共情分析。
”
苏晓雯感到一阵寒意掠过脊背。
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,似乎正在欣赏着她的分析,甚至可能正在以某种方式回应。
帖子最后一段特别令人不安:“真正的共情不是理解他人,而是成为他人。
只有当你真正体验过那种矛盾和执念,才能真正理解选择的重量。
”
“这是挑衅,还是...”苏晓雯没有说下去,但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: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暗示尝试,目标直指调查人员自己。
林宸果断下令:“立即断开所有与论坛的连接。
赵工,加强我们的网络安全防护。
晓雯,你暂时退出对论坛内容的直接分析。
”
但苏晓雯却摇头:“不,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——让我们恐惧,让我们退缩。
如果我退出,就正中他下怀。
”
她走到白板前,目光坚定:“我现在更加确信,这个对手不是全能的。
他需要精准的信息才能实施暗示。
如果我们能阻断他的信息收集渠道,或者提供错误信息,就可能打乱他的计划。
”
林宸思考着这个建议:“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主动设置陷阱?”
“正是。
”苏晓雯点头,“既然他似乎在关注我们的进展,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释放一些信息,引导他暴露自己。
”
三人开始策划一个大胆的行动方案:通过控制信息流,反向诱导那个隐藏在暗处的“隐形推手”。
然而,在他们制定详细计划时,谁也没有注意到,会议室角落的一个通风口处,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小装置,正闪烁着微弱的光。
那个自称“旁观者”的人,似乎比他们想象的更要接近。
而苏晓雯的共情能力,可能已经让她成为了下一个目标。
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:()罪域图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