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水纹绫秘(2/3)
沈砚看着那印记渐渐隐去,想起苏文渊医案里的插画:“苏氏后人皆有狐纹胎记,遇水纹绫则显”,原来苏轻晚就是染方里说的“传承者”。
他将染好的白绫捞出,在月光下展开,上面竟自动浮现出苏文渊的字迹:“晚晚亲启,父以骨粉为引,藏织工冤情于绫中,待狐鸣之日,以血显之”。
“父亲在等我。
”苏轻晚的眼泪滴在缎面,晕开的墨迹里浮现出织工们的面容,每个都带着微笑,像是在安慰她。
玄墨用头蹭着她的手背,绿眼里映着那些笑脸,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呼噜声,尾尖的白毛扫过缎面,留下道银光,将织工们的影像固定成永恒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沈砚突然注意到染缸底部的沉淀物,用匕首挑起点,竟是些细碎的鳞片,在光线下闪着彩虹般的光泽——是玄墨的鳞片,混在矿石里改变了染料的性质。
他想起《狐族秘闻》里的记载:“九尾玄狐褪鳞时,其鳞可化万物,藏灵于布帛”,原来玄墨早就用自己的鳞片帮他们完成了染法的关键一步。
禁院外传来周明的惨叫,王瑾的声音带着暴怒:“把火加大!我看他们能藏到什么时候!”沈砚将染好的水纹绫收好,发现缎面能自动吸附在玉佩上,像有生命般贴合。
他突然明白祖父信里那个“狐”字的双重含义——既是指工牌组成的密码,也是指玄墨这只九尾狐。
苏轻晚将剩余的染料装进瓷瓶,发现液体在月光下会变成狐狸形状,倒在地上竟能像活物般爬行,最终钻进石缝消失不见。
“这是能自己寻找目标的染料。
”她想起父亲染方里的批注:“可随灵力指引,寻得藏秘之处”,看来这染料还能帮他们找到更多线索。
玄墨突然对着禁院的地道口嚎叫,那里正是之前从大理寺密道钻出的位置。
沈砚用玉佩贴近地道门,宝石红光闪过,门上的狐纹与水纹绫的织纹产生共鸣,缓缓开启。
地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,墙壁上的砖刻着与水纹绫相同的水纹,指引着通往东宫的方向。
“我们从这里走。
”沈砚拉着苏轻晚钻进地道,玄墨叼着水纹绫紧随其后。
地道比想象中宽敞,能容两人并排行走,脚下的石阶刻着防滑的狐爪纹,显然是狐族帮忙修建的。
每隔一段路就有盏油灯,灯芯是用狐尾草纤维做的,燃烧时散发着安神的香气。
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前方透出微光,竟是东宫废弃的冰窖。
寒气扑面而来,沈砚将水纹绫裹在苏轻晚身上,缎面接触到冷气,织纹里的寒水石突然发光,在冰墙上投射出段影像:太子与苏文渊在染坊试验水纹绫,玄墨的祖先蹲在旁边,用尾巴搅拌染缸,缸里的液体泛着与现在相同的光泽。
“是狐族在帮他们。
”苏轻晚的声音在冰窖里回荡,“父亲和太子、狐族达成了盟约,用水纹绫传递真相。
”她突然注意到冰墙的角落有个冻住的木盒,上面的狐纹与摆件上的完全相同,显然是苏文渊留下的。
沈砚用匕首凿开冰块,木盒里放着本染匠手记,纸页已经冻得发脆,上面详细记录着水纹绫的改良过程:“初染之绫易褪色,后加入九尾狐血,可存百年;再混织工骨粉,竟能显其影像,此乃天意”。
最后页画着张地图,标注着从东宫到百工司的七条密道,每条都用不同颜色的狐尾草标记。
“父亲早就规划好了退路。
”苏轻晚的指尖抚过地图上的“济世堂”位置,那里画着个小小的狐爪印,“他知道我会继承医馆,特意留了条密道连接。
”她突然想起医馆后院的枯井,井底的砖缝里确实长着种罕见的紫色狐尾草,原来那就是密道入口的标记。
玄墨突然对着冰窖深处低吼,那里的冰层下似乎有东西在蠕动。
沈砚用玉佩贴近冰面,红光闪过,冰层渐渐融化,露出具蜷缩的骨架,手里还紧紧攥着半块染梭,梭身“苏氏”二字在冰水中依旧清晰——是苏文渊的尸骨,他终究没能逃出东宫,却在临死前将染梭藏进了冰窖。
“父亲……”苏轻晚的眼泪滴在冰水里,激起细小的涟漪。
骨架周围的冰面上,水纹绫的染法步骤正在缓缓显现,比手册上的更详细,在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