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华书柜

首页 足迹
字:
关灯 护眼
首页> 大明基建录> 第17章 雷神的锻炉

第17章 雷神的锻炉(1/3)

乾清宫内,那份由“天眼”呈上的北平布防图,静静躺在御案之上,却似一块烧得暗红的烙铁,无声地灼烫着朱元璋的心。

    他没有震怒,没有即刻宣之于口的斥责,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趟出的开国帝王,早已将隐忍刻入骨髓。

     他只是抬起深邃的眼眸,目光在皇太孙朱允炆脸上停留了数息,似要穿透皮囊,看清其下翻涌的波澜。

     最终,他仅是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起收好,挥了挥手,一切尽在那无声的默许之中。

     这默许,重于千钧,是风暴降临前最宝贵的许可。

    朱允炆心领神会,躬身退下。

    他知道,自己争抢到了最关键的“时间窗口”。

     祖父的沉默,意味着他可以在“防患于未然”这面无可指摘的大旗之下,更加放手地去铸造那柄足以定鼎乾坤的利器。

     他步履如风,穿过宫墙的重重阴影,走向与“天工苑”毗邻、却更加森严的禁区——“神机坊”。

    这里终日弥漫着金属与火焰的气息,仿佛一个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钢铁心脏,正以不可阻挡的节奏搏动。

     “神机坊”是朱允炆应对未来狂风暴雨的真正底气所在,是他为大明未来战争形态打造的“拳骨”与“利齿”。

     若说“天眼”是洞察秋毫的明眸,那“神机坊”所锤炼的,便是足以开山裂石的神力。

     踏入神机坊核心区域,热浪扑面而来,空气中弥漫着炭火、金属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。

     巨大的水轮隆隆转动,通过复杂的连杆与齿轮,将澎湃水力转化为驱动大型鼓风机、简易镗床与拉床的动力。

     风箱如巨兽呼吸,鼓荡起灼热焰流;镗床旋转,精钢钻头在炮坯内壁啃噬,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轰鸣,金属碎屑如瀑流下。

    这里的精密与效率,已然超越了时代局限。

     朱允炆立于一座刚刚完成冷却工序的青铜炮管之前。

    此炮长约六尺,形制流畅,管壁厚薄匀称,内膛更是光滑如镜,映照着炉火幽光。

     此乃新型水利镗床耗时七日精雕细琢之作,确保了炮弹出膛的稳定与射程的极致延伸。

     “殿下,”神机坊主事、老匠宗欧冶子之后欧焱,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,指着身旁另两尊炮管介绍道,“依您所赐图谱与数据,我等已试制三种规制。

    此尊青铜重器,暂名‘震天将军’,专司攻坚摧城。

    旁侧这两尊铁质炮,体量稍小,更重机动。

    此款为‘靖难式’野战炮,双马可曳,随军驰骋;另一款更轻便者,暂称‘虎蹲炮’,纵是山峦密林,健卒亦可背负而行。

    ” 朱允炆俯身,指尖拂过微凉的炮身,仔细检视炮管与炮尾新设计的螺旋闭锁结构,又调试了一番带有简易标尺的瞄准机构。

     他摒弃了落后且危险的火绳点火,采用了构思巧妙的拉发式击发装置,安全性大增。

     “弹体何在?”他直起身问道。

     欧焱立刻引他至相邻工棚。

    此处景象更是迥异,架上排列的非是传统浑圆铁球,而是数种形态各异、透着森然杀机的奇形弹体。

     “殿下请看,此乃依您构思所制‘开花弹’。

    ” 欧焱捧起一枚中空铸铁球体,表面预留引信孔,“内填颗粒火药与铁蒺藜、碎瓷,发射后延时引爆,于敌阵上空或内部迸裂,恍若死亡之花绽放,覆盖方圆十数丈!” 他又指向一种头部尖锐、流线型的实心弹:“此名‘穿甲弹’,弹体以精铁反复锻打,坚锐无比,专为破墙
热门推荐

书友正在读: 开局迎娶双胞胎 大明基建录 明:开局造反,杀高起潜救卢象升 重铸周魂:朕柴荣,不做短命天子 我统一了战国 我在古代开盲盒,女帝们抢疯了 武侠:姐姐们,轻点,轻点啊! 扶苏双穿: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历史天幕:永乐大帝 科举:大梁魅魔,肩抗两京十三省 我在明朝修铁路 楚汉争霸演义 斗战万界 糊涂县令贾清廉 三国:一代谋圣陈渡 三国:我在三国支教 缔王志 三国:美女收集者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这饷,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? 醉剑江湖 扶苏已死,秦匠当立 山河劫之青云志 打猎:我射箭百发百中,咔咔炫肉 金瓶梅那些事 大明:皇长孙,比洪武大帝更狠 铁器时代: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重生赵志敬,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 历史天幕:永乐大帝 星宿传说:星辰归途录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大唐,我真的是来作死的 综武:浪荡不成被反推 侯府杂役秒变大佬 扶苏已死,秦匠当立 这爹科举太废,只好我先成阁老 三国: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 大唐: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大明博弈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再造山河三十年 隋未:我穿越皇孙,携系统复隋 外卖侠闯大周 三国: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 大明神医 崇祯: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华夏旌旗:全球俯首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