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6章 神凰七年春草绿,双忠并耀昭陵春(2/3)
要是还在,肯定会笑着夸我们能干。
”
春日的昭陵,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:百姓们先祭拜太宗,感谢他开创的盛世;再祭拜明弈,感念他守护的民生。
两处墓碑遥遥相对,仿佛一位开创者与一位守护者,共同注视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。
有人说,夜深人静时,能听到昭陵的松柏间,传来太宗与明弈的对话——
“老倔头,你看,朕没说错吧,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”
“陛下,臣还是那句话,江山易守,民心难得,陛下与当今圣上,还需时时警醒啊。
”
这些传说,或许是百姓的想象,却道出了他们对两位贤君(臣)最深的怀念。
洛阳哭友:百岁翁泣故人情
明弈去世的消息,传到洛阳乡里时,一位112岁的老人,在自家的茅屋里,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。
他叫郑度,比明弈年长一岁,是与明弈同朝为官的四朝元老。
两人年轻时一同入仕,却因政见不同而成为“政敌”——明弈主张激进改革,推行新政,体恤百姓;郑度则主张稳健守成,认为“祖宗之法不可轻变”。
两人在太宗朝的朝堂上,不知争吵过多少次,常常面红耳赤,拂袖而去。
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对“政敌”,私下里却是生死之交。
他们曾一同在邗沟查案,一同在边关抵御蛮族,一同因反对外戚专权而被罢官。
郑度知道明弈的清廉,明弈也懂郑度的坚守。
神凰六年,郑度听闻明弈去世,起初只是沉默,直到一年后,他从一位长安来的旧吏口中,得知了一个被尘封的秘密——当年太宗曾想任命郑度为相,是明弈力排众议,在太宗面前据理力争,说“郑度虽与臣政见不合,却刚正不阿,有古大臣之风,可为宰辅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辅臣……辅臣啊……”郑度捧着明弈当年写给太宗的荐书(旧吏辗转得来),老泪纵横。
辅臣是明弈的表字,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如此称呼。
“你懂我的心……可我却不懂你的心啊……”郑度瘫坐在地,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。
他终于明白,明弈的争吵,从来不是针对他个人,而是为了心中的“理”;明弈的举荐,却是发自内心的认可,无关政见的分歧。
“我总骂你激进,骂你不顾祖宗之法……可你却在陛下面前,为我说话……”郑度捶打着自己的胸口,悔恨与悲痛交织,“你这老东西,怎么不等我……怎么不等我跟你说句谢谢……”
这位112岁的老人,一生刚毅,从未在人前落泪,此刻却哭得肝肠寸断。
他想起年轻时与明弈在酒肆争论的场景,想起两人被罢官后在乡间种地的日子,想起明弈摔帽而去时那句“郑度,你等着,我定会证明百姓需要新政”……往事如潮水般涌来,最终都化作一句泣血的呼唤:“辅臣,等等我……”
双星陨落:司空同葬昭陵春
神凰七年三月十二日,洛阳传来消息——四朝元老郑度,在睡梦中安详离世,享年112岁。
据说,他去世前一天,还拄着拐杖,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,望着长安的方向,坐了整整一天。
消息传到长安,秦珪正在御书房批阅《苦离子文集》,听闻郑度去世,手中的笔再次掉落。
他想起明弈生前常提起的“那个老顽固郑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