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0章 神凰八年岭南行,羊城五月遇新风(2/3)
更感兴趣。
每到一处码头,她便会拉着龙天策,带着孩子们下船逛逛,看当地的市集,买些新奇的小玩意儿。
在江南的码头,她买了一把用竹丝编的扇子,扇面上画着采莲的少女;在湘江边,她换了一串用红豆串成的手链,说是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”。
龙天策则更关注各地的防务与民生。
他会和码头上的船夫闲聊,问他们水路是否安全;会和市集上的商人攀谈,打听当地的赋税与物价。
在一处岭南边境的驿站,他还遇到了几个戍边的士兵,得知他们是当年天策军的旧部,如今在此镇守,两人执手相看,竟聊了整整一个时辰。
“将军,您是不知道,岭南这地方,看着湿热,却养人得很!”旧部给龙天策递上一碗当地的凉茶,“您去了羊城,可得尝尝那里的烧鹅,皮脆肉嫩,配着荔枝酒,绝了!”
一路走走停停,说说笑笑,原本枯燥的旅途,竟变得精彩纷呈。
龙天策夫妇看着孩子们晒黑的脸蛋,听着他们学着说各地的方言,心中满是惬意——这趟“散心之旅”,果然没白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羊城五月:繁华满眼入画来
神凰八年五月中旬,历经近两个月的舟车劳顿,龙天策一家的船,终于驶入了珠江口。
远远地,一座热闹非凡的城市,便映入了眼帘。
“那就是羊城!”船上的向导指着前方,语气中带着自豪。
龙天策站在船头,极目远眺。
只见珠江两岸,码头林立,大小船只密密麻麻,桅杆如林,南来北往的商船正在装卸货物,吆喝声、号子声、船桨划水声,交织成一片喧嚣而充满活力的乐章。
岸边的城墙不算太高,却绵延数里,城头上飘扬的“唐”字大旗,在湿热的风中猎猎作响。
船刚一靠岸,一股混杂着海水腥气、香料甜香、水果清香的奇特气息,便扑面而来。
码头上,挑夫们扛着大包的货物,脚步匆匆;穿着各色服饰的商人,操着南腔北调的语言讨价还价;还有些金发碧眼的波斯商人,正指着一箱箱香料,与本地牙人争执。
“哇!”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直了,紧紧拉着龙天策与玉倾城的衣角,生怕走散。
龙天策与玉倾城相视一笑,带着孩子们,随着人流,走进了羊城的城门。
一进城,更是让人眼花缭乱。
街道两旁,店铺鳞次栉比,挂着五颜六色的幌子。
有卖香料的,柜台上摆着胡椒、乳香、没药,香气浓郁得能飘出半条街;有卖珠宝的,玻璃柜里的珍珠、玛瑙、翡翠,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;有卖布料的,丝绸、棉布、麻布,还有些不知名的、带着异域花纹的织物,堆得像小山;最多的还是卖水果的,青的芒果、红的荔枝、黄的龙眼、紫的山竹,一个个饱满诱人,摊主用岭南口音的官话吆喝着,价格便宜得让北方来的龙天策都觉得惊讶。
“爹,我要吃那个红果子!”龙思梦指着荔枝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。
龙天策笑着给她买了一串,剥开一个,晶莹剔透的果肉露出来,递到她嘴边:“尝尝。
”
龙思梦咬了一口,眼睛瞬间亮了:“甜!真甜!比蜜还甜!”
引得周围的摊主都笑了起来:“小娃娃,这可是刚从树上摘的桂味荔枝,咱们羊城的宝贝!”
玉倾城则被一家卖花的铺子吸引了。
铺子里摆满了各种鲜花,有硕大的白兰花,有娇艳的凤凰花,还有一种她叫不上名字的、像小喇叭一样的紫色花朵,香气清幽。
摊主是个梳着双鬟的岭南少女,见玉倾城喜欢,笑着用不太标准的官话说:“夫人,买一串白兰花吧,挂在衣襟上,香一整天呢。
”
玉倾城笑着买了两串,一串自己戴上,一串递给龙天策。
龙天策有些不好意思地别在腰间,顿时觉得满身清香,连湿热的空气都变得宜人了些。
他们沿着主街慢慢逛,看着街边的小吃摊。
有卖“云吞面”的,竹升面细如银丝,云吞皮薄馅鲜;有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