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自强不息的国人(1/3)
到美国求学的第二个夏天,珍卿和怡民过得格外忙碌,这一年国内外发生太多事:
意大利人完成结队飞越大西洋的壮举
欧洲的失业人数刷新历史纪录
中国政府杀了一些□□作家
中国社会党推行土地改革政策
东洋人在中国屡屡制造事端……
今夏长水沿岸又发洪灾,罹难者已有十余万人,而洪灾后的瘟疫给灾区雪上加霜。
现在中西义赈会当家的谢董事长,像珍卿往年见过的那样,一直为灾区难民奔走疾呼。
二姐和三哥是她慈善事业的拥趸,进夏以来,三哥帮义赈会筹集不少款项,二姐夫妇为灾区全力提供医药支持,还有许多人全力襄助谢董事长慈善事业。
谢公馆在国内的声望如日中天。
珍卿感叹中华民族多灾多难,更从一个个不屈的中国灵魂那里,看到伟大五千年文明的不灭精神。
她又给义赈会捐了一些钱,也不免时常为国内亲友悬心。
再加上糟糕的国际形势,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”,成了海外学子的凄凉心声。
既然还要继续在本邦求学,就不能沉溺在软弱的自怜中,珍卿和怡民努力学习做事,让自己没有精力胡思乱想。
怡民最近加入三个社团,时常在勤工俭学,读书上也非常用功。
珍卿这学期多选两三门课,业余时间总在画画写文章,为了深入研究印欧语系,她还开始背法语、德语、英语词根,打算专门写一个相关的论文。
夏季课程的后一段时间,哈大平京学社的钱寿诒太太——兰如茵女士,忧心肆虐长水沿岸的洪水瘟疫,配合本城的华人赈灾总会,开始在剑桥为中国水灾瘟灾筹集善款。
钱太太是筹款事宜的实际负责人,为了借助洋人在本地的影响力,还是邀请平京学社主任库克太太,担任名誉上的筹款负责人。
而库克太太凭借自身的影响力,又将好多本地的教授夫人和名流贵妇请来,叫大家捐些旧衣旧物古董等拍卖。
常言道,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。
赈灾筹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留学生们也当仁不让,有智识有见识的年轻人凑一起,时不时蹦出一些奇思妙想。
继云表哥和陈钧剑等人提议,他们该多多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现在临近端午节可以赛龙舟,让查尔斯河上赛起中国的龙舟,岂不是一件文化传播的盛事吗?还可以做中国特色的节日食物,就顺便普及中国的美食文化。
有会传统乐器的女孩子愿意演奏,有会京剧昆曲的男女也愿意表演,有人会编中国结等小礼品,有人说会一点书法丹青……
大家纷纷议论着各种好主意,最后赛龙舟这项目遗憾作罢了,钱太太她们说活动是为筹善款,铺排一个赛龙舟的活动,要有影响力必要耗时耗钱耗力,而查尔斯河上赛船人人能看,又不能收门票怎么筹善款呢?
大家把基本的章程定下来,做中国节日美食这一项,就由钱太太她们那些中西太太办。
演奏乐器、表演戏剧、制作装饰品等,各人凭自己能力兴趣分别组队。
邓扬和跟钱太太他们说,珍卿的丹青书法都极好,就算世界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