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pter 12 海云自开(2/3)
整整新,咱住着确实踏实许多。
”
司徒今点点头:“缝缝补补又三年。
”
李婶哈哈笑。
司徒今记得,从前他们整楼人一到冬天就挨冻,虽有供暖,但由于建筑单薄不足以御寒,白天站在屋里都打哆嗦,夜晚得盖两三层棉被才能凑合睡。
这些记忆她鲜少触碰,正如她绝口不提,年少冬季总是起夜替自己掖紧被褥的身影,她从来没有忘记过。
邻居讲着讲着才想起自家厨房还煮着东西,连忙小跑回去,嘱咐姑娘待会儿上楼来吃过点心再走。
终于无人在旁,司徒今如获大赦,短短片刻,人像跑过万米一般累。
沙发就在脚边,但不能坐,就像干果盒里依旧放着她爱吃的茯苓饼,亦是不可尝。
很多东西只能靠眼承担,拿手碰一下,都忌惮。
立式古董钟敲出整点报时,那暌违已久的声响,像又一波触发情绪的号角。
司徒今侧耳聆听,待它彻底偃息,才走到窗边接起频频躁动的手机。
“喂。
”
应着声,她脑袋一偏看到窗侧的白墙。
从前丈量身高留下的刻度蓦然闯入视线--那是一个个埋葬于过去的出生日,对应着一道道象征成长的划痕,从米尺以下,骄傲地节节攀升,然后戛然而止于那个瓦解一切的夏天。
司徒今回过神:“刚刚信号不好,你说什么?”
“明叔醒了。
”病房外,倪年回头张望正被医生护士围绕着的那张床,声音像股报喜的春风,“我说明叔醒了!他终于清醒过来了,司徒!”
双眼剜着墙面上的数字,良久,司徒今舔了舔牙齿。
“噢。
”
倪年往墙壁上一靠,将司徒明苏醒后的第一手情况如实转述,末了,她长吁一声:“真的太好了,是不是?”
那端不说话,没漏出丁点声音。
“你现在在哪儿?”
一个换气后,司徒今说:“往机场走。
”
机……机场?倪年不由站直了身子:“怎么回事,你要走了吗?为什么这么突然?”
“早前订的票,忘记吱一声。
”
倪年将信将疑,双方均默了一会儿。
“那,灵感找到了?”
“找到了。
”
“怎么样?”
“还不错。
”
“你真棒。
”
窗边起风,风眯眼,终于吹得屋间那人难堪重负,不得不蹲下身去,狠狠捏住了眼窝。
“我一直……”
倪年看着半空,仿佛并没有听出对方语气间一闪而过的变调的怪异:“既然如此,也好,你安心回去备展,其他一切都不用顾虑,交给我们。
”
司徒今咬住唇。
电流涌动间,幸好世上有人能够读懂你的沉默。
“不要怕,无论怎样的你,我都骄傲。
”
“陈勒说……”
“强势的懦弱的,冷漠的热忱的,嘴硬的心软的,都骄傲。
”
无人窥探的老屋窗下,司徒今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。
“OK!先这样,主治医师叫我过去呢,你落地了记得报平安。
”
“倪年--”
“嗯。
”
有什么东西啪的一声砸到地板上。
直至今日,终于将话说出口的时候,司徒今才发现从来以示弱为耻的自己,竟如此紧张,又笨拙。
“我不是个爱交朋友的人。
但有朋友,是件特别好的事情。
”
晴空蓝兮,是能见度极高的那种朗目,夕照在城市西边开得隆重,将空气都晒成金色。
产科六病区的壁钟指向交班时间,倪年带上责任病房的门,把一推车的药品、器械推回护士站。
司徒明的救治手术还算成功,尽管一时半会儿无法下床,但大脑恢复意识的这几日,已经能断断续续说出一些较为清楚的话。
倪年在更衣室读完福利院老师发来的短信,随即复制粘贴到微信上,转发给隔山隔海隔时差的某插画师。
半分钟后,提示音一振--
“知道了。
”
须臾,又是一振。
一张自拍,图像里司徒今穿着满是水彩的连体工装,在工作室的画布前对镜头做了个很自负的wink。
倪年笑了笑,这才去翻那几通未接来电。
来自同一号码,虽然没有存进通讯录,她却清楚地明白是谁--不久前对方还曾贸然致电,为自家老板邀了顿鸿门宴。
被连日来的诸多要事压着,都快忘了还有个难啃的叶伯宁在等着她。
这样头疼着,拐过楼层休息区转角的倪年险些撞到来人。
“不好意思……”
抬眼的同时,她把余下的声音羁留在了喉咙里。
这人从闽南过来,一路北上,衣襟袖缘间仿佛还带着那股亚热带季风区的湿润气候。
他帮忙扶稳她歪斜的身子,便松了手,倪年一低眉,看见那只立在他皮鞋旁的拉杆箱。
亮堂堂的京菜馆子,干净齐整,生意红火得连犄角旮旯里都坐满了人。
难得等到个花架边的位置,韩序从服务生手中接过菜单,递给在对面落座的人:“吃的方面你比我熟悉。
”
倪年拿过手,边翻边问:“你说有样东西要送还给我。
”
韩序正喝茶水,听罢,便拿那副罕见的琥珀色眼瞳瞟了眼她,笑着:“咱俩现在的关系,一见面就把东西交出来的话,还怎么坐下来吃饭?”
“……”
倪年显然不置可否。
“看在我这么个大男人饿了小半日的份上,行行好,先点菜。
”
手机屏幕这时亮起来,她作势一看号码,没有理会,直到点完几份特色招牌和风味小吃,刚刚消停的来电又闹了起来。
目睹此情此景的韩序挑起半边眉,试探着问:“不接吗?”
倪年一摁按钮,索性将铃声静音,摇摇头:“不用。
”
紧接着进来一条短信,她读完便搁,没回。
于是这番表情动作解析在韩序心里,不由地被误读出了一丝情侣间的赌气意味。
他情态轻松地搓了搓掌心,语气调侃:“你们俩闹别扭了?”
倪年明白他这是将来电人误会成了叶鲤宁,但又不愿做多余的解释,于是模棱两可地点点头,拉了远在广州参会的叶副研究员躺枪。
“来出差吗?”
有关私人情感的话题被悄悄撇开,韩序佯装没看穿,侧身拍拍一旁的大行李箱,摇头解疑:“阵地转移,总部派我到西安分公司支援工作,今后得在古都待上一段时间。
”
“西安是个好地方。
”
“是啊……华岳仙掌,骊山晚照,还有掰不尽的羊肉泡馍。
”韩序注视倪年的脸,有一瞬间,似乎有一道被自己尽情珍惜过的笑意,在那双眼底忽闪而过。
只是时光却没办法,就此逆向飞回从前,“自打你们走后,泉州就空了,现在,也该轮到我离开了。
”
“在家收拾行李时,碰巧找到一样旧物,想着应该归还给你,所以就先折来北京当一趟人肉快递,顺便道个别。
”
“什么时候报到?”
“明天。
”
服务生过来上了几道菜,等摆盘完毕,倪年还是决定问问:“家里面都安排妥当了?”
韩序将两条胳膊搭上桌沿,脑袋往前一伸,闻了闻席间热腾腾的菜香:“在城郊陵园找了块合适的墓地,风景还不错,我妈应该会喜欢的。
”
家里的事,只说母亲就好;至于他早已被绳之以法的父亲--韩伟鹏这个名字,本就是股崇山峻岭间嘶吼的野风,避而不谈,才不显人生凛冽。
一餐饭,吃得不好不坏。
韩序结完账出来,从倪年手里拉过箱子,他本也高大,直挺挺地站在面前,像在做一个立定的军姿。
倪年见他伸手进夹克内层,取出个拿手帕包裹的东西,呈到自己眼皮底下。
一一摊开,掌心里--是一块暌违已久的83式帽徽。
“还记得吗?那年我去你家玩,不小心掰了你爸警帽上的徽章。
当时吓得半死,结果倪叔回来,你怕我挨骂,非得说是自己抠的,我只好大老远从家里跑过来认错。
”
倪年拿入手,街边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,映得徽章上的松枝、盾牌、长城、国徽隐隐发亮。
这是十余年前的式样了,但爸爸的东西,她怎么会忘啊。
倪和平当时严肃地教育过他们,末了却将被掰坏的帽徽给了韩序,让他拿回家当作收藏。
如今物归原主,对他们每个人而言,或许才是最忠诚的纪念。
“谢谢。
”
“别……”韩序拿手指擦擦鼻尖,不怒反笑,“每次你说这个比骂我还难受。
”
倪年原地捧着那枚珍贵的遗物,一时思绪翻飞,耳边是韩序拉动行李箱举步的声音:“走,去那边拦辆车,先送你回家。
”
他背身走着,左顾右盼,大件的行囊伴在身边,在如此热闹繁华的街口,像片再无依傍的浮萍。
也忘了自己已有多久没这样喊他。
“韩序。
”
那笔挺的背影应声回头,漆黑似夜的剑眉下,神情孤独又俊秀。
叶鲤宁是第二天中午回到北京的。
昨日结束广州的研讨会议,按照事先打算,他就近去了趟香港,在那套陌生到仿佛做客的半山别墅里,破天荒地找了叶伯宁进书房。
置身事外的叶迦宁看着那扇隔绝谈话的原木门,良久,终是收回踌躇不决的手,耸耸肩走了,去给她这个从不无缘无故回家的弟弟安排睡房。
当晚叶伯宁在书房待到几时,他们谁都不知道,只知第二天叶鲤宁起了个早便回京了。
自以为制造了一场提前归来的惊喜,却在产科六病区的护士站前,被彼此相识的姑娘告知:“倪年啊?她调班请假啦。
”
“请假?”
“对啊,好像是临时要送一个朋友去工作地来着,你直接给她打电话吧!”
“也好,谢谢。
”
“不客气!”
叶鲤宁把几盒粤式手信赠给护士站的医务人员,拨号出去,与此同时,繁忙的机场候机厅里,属于倪年的手机铃声响起。
而她本人不在位置上,旁边看顾行李的韩序拾过一瞧,接着心底微澜的,举目朝洗手间方向望了望。
这不是倪年第一次来西安。
相行一千多公里,她和韩序在市中心告别,他嘱咐她注意安全,她颔首答应。
挥手转身都很利落,倪年背着不大不小的旅行包,乘上开往火车站的的士。
大巴到达西岳山脚时,天已经黑透,龙盘虎踞般的奇峰异岭被夜色掩藏,可那壮丽凌云的轮廓,却是自古巍峨。
三年前到这里挥霍体力那次,是白天,途中还碰见不少飞檐走壁的挑夫和道士,但这些年夜访华山的游人很多,所以通往玉泉院的路上,都是一拨拨和倪年一样装备完整的登山客。
“美女姐姐,能麻烦你帮我在这儿拍张照吗?”
彭真题写的“华山”牌坊下,俏似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子礼貌搭讪,倪年二话没说接过他的手机。
男生摆了各种观光客标准pose,见对方形单影只,不禁一问:“你也一个人啊?”
倪年一答:“要做同伴吗?”
“好啊!”有人同行简直求之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