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群小孩争着跑去吃大鱼。
还听到小孩子们喊着互相告诉说:“我们吃不完,剩下的留给柳父吧。
”柳镇更加惊奇,就坐上小船,前去捕捉他们。
还没到岸上,这群小孩全变成水獭,进到水里跑了,柳镇带回那条大鱼把它分给乡亲们吃。
不久,他回到洛阳,在他居住的书斋的柱子上,题了一首诗说:“江山不久计,要适暂时心,况念洛阳士,今来归旧林。
”这一年是天监七年。
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中,掖庭宫每有人来挑宫人,司宫以闻,帝曰:“门卫甚严,人从何而入!当妖精耳。
”因戒宫人曰:“若来,但砍之。
”其后夜来登床,宫人抽刀砍之,若中枯骨,其物走落,宫人逐之,因入池而没。
明日,帝令涸池,得一龟尺余,其上有刀痕,杀之遂绝。
(出《广古今五行记》) 隋文帝开皇年间,经常有人入掖庭宫挑逗宫女。
司宫把这件事报告给文帝,文帝说:“门卫把守得很严,人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?一定是个妖精。
”接着又告诫宫女说:“如果那人再来,就用刀砍他。
”后来那个人晚上来到宫女的床上,宫女就抽出刀来砍他,象砍中枯骨一样。
那个东西逃跑,宫女在后面追赶他,那个东西跳进池水中沉下去了。
第二天,文帝命令淘干水池,得到一只一尺长乌龟,背有刀痕,杀了它,就再也没有怪事发生了。
大兴村 隋开皇末,大兴城西南村民设佛会,一老翁皓首白裙襦,求食而去。
众莫识,追而观之。
行二里许,遂不见。
但有一陂,水中有白鱼长丈余,小而从者无数,人争射之,或弓折弦断,后竟中之。
割其腹,得秔米饭。
后数日,漕梁暴溢,射者家皆溺死。
(出《广古今五行记》) 隋朝开皇末年,大兴村西南面的村民设斋饭举行佛教祭祀活动。
一个满头白发穿一身白色衣裤的老头,要了一点饭吃就走了。
大家都不认识他,就在后面跟随着看他住在哪里,走了二里多路,老头就不见了。
附近有一个池塘,水里有一条大白鱼有一丈多长,无数条小鱼跟着它,人们争着射大白鱼,有的人弓折了,有的人弦断了,后来有的人射中了大白鱼,剖开鱼的肚子,里面全是粳米饭。
又过了几天,漕梁河突然发生大水,射死大白鱼的那个人的全家都淹死了。
万顷陂 唐齐州有万顷陂,鱼鳖水族,无所不有。
咸亨中,忽一僧持钵乞食,村人长者施以蔬供,食讫而去。
于是渔人网得一鱼,长六七尺,缉鳞镂甲,锦质宝章,特异常鱼。
欲赍赴州饷遗,至村而死,遂共剖而分之。
于腹中得长者所施蔬食,俨然并在。
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过度,自是陂中无水族,至今犹然绝。
(出《
咸亨年间,忽然有一个和尚拿着钵要饭吃,村子里年长的人把饭菜送给他吃。
他吃完就走了。
当时有个打鱼的人,网住了一条六七尺长的大鱼,精巧的鳞片闪闪发光,色彩鲜艳花纹美丽,与平常的鱼一点也不一样,他准备送给州衙请赏,可走到村子里的时候鱼死了。
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鱼割开分了,在鱼肚子里找到了村中长者施舍给和尚的饭菜。
村里人就在池塘边安排举行祭祀仪式超度鱼的亡灵。
从这以后池塘里再也没有水生动物了,到现在也还是没有。
长须国 唐大足(“足”原作“定”,据明抄本改。
)初,有士人随新罗使,风吹至一处,人皆长须,语与唐言通,号长须国。
人物甚盛,栋宇衣冠,稍异中国,地曰扶桑洲。
其署官品,有正、长、戢、波、日、没、岛、逻等号。
士人历谒数处,其国皆敬之。
忽一日,有车马数十,言大王召客。
行两日,方至一大城,甲士门焉。
使者导士人入,伏谒。
殿宇高敞,仪卫如王者。
见士人拜伏,小起,乃拜士人为司风长,兼驸马。
其主甚美,有须数十根。
士人威势烜赫,富有珠玉,然每归,见其妻则不悦。
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,后遇会,士人见嫔姬悉有须,因赋诗曰:“花无叶不妍,女有须亦丑。
丈人试遣总无,未必不如总有。
”王大笑曰:“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间乎?”经十余年,士人有一儿二女。
忽一日,其君臣忧蹙,士人怪问之,王泣曰:“吾国有难,祸在旦夕,非驸马不能救。
”士人惊曰:“苟难可弭,性命不敢辞也。
”王乃令具舟,令两使随士人,谓曰:“烦驸马一谒海龙王,但言东海第三浥第七岛长须国,有难求救。
我国绝微,须再三言之。
”因涕泣执手而别。
士人登舟,瞬息至岸。
岸沙悉七宝,人皆衣冠长大,士人乃前,求谒龙王。
龙宫状如佛寺所图天宫,光明迭激,目不能视。
龙王降阶迎,士人齐级升殿。
访其来意,士人且说:“龙王即命速勘。
”良久,一人自外白:“境内并无此国。
”士人复哀祈,具言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浥第七岛,龙王复叱使者细寻勘,速报。
经食顷,使者返曰:“此岛虾合供大王此月食料,前日已追到。
”龙王笑曰:“客固为虾所魅耳。
吾虽为王,所食皆禀天符,不得妄食。
今为客减食。
”乃令引客视之,见铁镬数十如屋,满中是虾,有五六头,色赤,大如臂,见客跳跃,似求救状。
引者曰:“此虾王也。
”士人不觉悲泣,龙王命放虾王一镬,令二使送客归中国,一夕至登州,顾二使,乃巨龙也。
(出《
那里的人全长着长胡子,语言和唐朝的语言相通,叫长须国。
国内的人特别多,房屋和衣帽,与中国稍有不同,地名叫扶桑洲。
他们的官署中的官吏级别,有正、长、戢、波、日、没、岛、逻等称号,读书人拜见游览了许多人物和地方,那个国家的人都敬重他。
忽然有一天,来了几十辆车马,说是大王召见客人。
走了两天,才来到一座巨大的城镇,披着铠甲的士兵守卫着宫殿的门,使者领着读书人进去后就伏在地上拜见大王。
只见宫殿又高又宽敞,仪仗很有王者的气派。
大王看见读书人伏地拜见,稍稍抬起身子回礼。
于是任命读书人担任司风长的官职,同时招为驸马,那个公主生得很美,但长了几十根胡子。
读书人的权威气势很大,富有珍珠宝玉。
可是每当回到家里,看见妻子心里就不高兴。
那个国王大多在月圆的晚上召开大会。
后来有一次大会,读书人看见大王的嫔妃全都长着胡须,于是作了一首诗说:“花朵没有叶子的衬托就不美,女子长了胡须则更丑,有的男人总想使自己不长胡子,但未必比长了胡子更好。
”国王大笑说:“驸马难道就不能不计较我女儿下巴上的几根胡须吗?”过了十多年,读书人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。
忽然有一天,长须国的君臣们皱着眉头显得非常忧愁的样子。
读书人奇怪地询问有什么事。
国王哭着说:“我们国家将有灾难,就在旦夕之间降临,不是驸马就解救不了我们。
”读书人吃惊地说:“如果能够消除灾难,就是要我的命我也不推辞。
”国王就派人准备好船只,并派两个使者跟着读书人,他说:“麻烦驸马去拜见海龙王,你就说是东海第三浥第七岛的长须国有难求救。
我们是个非常小的国家,你必须反复说清楚。
”接着流着眼泪同他拉了拉手分别了。
人上了船,不一会就到了岸边,岸上的沙子全是宝物,人的衣帽全都又长又大。
读书人就走上前去,请求拜见龙王。
龙宫的样子就象佛庙里壁画上所画的天宫,异彩纷呈,使人不敢睁开眼睛。
龙王走下台阶迎接他,读书人和龙王一齐顺台阶走上宫殿。
龙王询问他的来意,读书人就说了。
龙王就派人迅速去查找,过了很久,一个人在外面说:“境内没有这个国家。
”读书人又悲哀地乞求,详细说明长须国在东海第三浥第七岛上。
龙王又叱责使者要细心地查找,并迅速回报。
过了一顿饭的工夫,使者回来说:“这个岛的虾应当是大王这个月食物,前天已经捉来了。
”龙王笑着说:“客人原来是被虾迷惑了,我虽然是龙王,但吃的全都必须遵照上天的安排,不能随便乱吃,现在要为客人少吃点东西了。
”就派人领着客人去观看,读书人看见几十个象屋子大小的铁锅,里面全都装满了虾,有五六只红色的大虾,大小象手臂一样,看见了客人就跳跃起来,象是求救的样子。
领着的人说:“这是虾王。
”读书人不觉悲伤地哭起来,龙王就派人放了虾王这一锅虾,又派两个使者送客人回中国。
一晚上就到了登州,读书人回头看两个使者,是两条巨大的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