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宗室风波(2/3)
李承乾就跪地痛哭:"太子殿下救命!奴婢...奴婢看见吴王殿下往淮安王的酒里加了东西..."
李承乾心头剧震:"你可看清是什么?"
"是...是一个小瓷瓶里的液体。
吴王说是什么'一日醉'..."小丫鬟浑身发抖,"可当晚淮安王就...奴婢害怕极了,连夜逃出王府..."
"来人!"李承乾拍案而起,"立刻秘密控制这名侍女。
杜荷,去请房相和长孙无忌!"
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匆匆赶来,听完叙述后面面相觑。
长孙无忌沉吟道:"此事牵涉皇子,必须慎重。
若贸然行动,恐引起朝野震动。
"
"但若不查,如何向陛下交代?"房玄龄忧心忡忡,"况且吴王此举,明显是针对《均田令》..."
李承乾沉思良久:"不如这样..."
次日清晨,一则消息震惊长安——淮安王是被人毒杀的,凶手很可能是府中一个因贪腐被责罚的管事。
那管事已"畏罪自尽",留下一封认罪书。
正当百姓议论纷纷时,又一则密报传入宫中:吴王李恪连夜离开长安,返回安州去了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"果然做贼心虚。
"李世民冷笑一声,"朕已派密探跟着他,看他能逃到哪里去。
"
李承乾却道:"父皇,儿臣以为,三弟只是一时糊涂。
不如..."
"你还要为他求情?"李世民厉声打断,"他毒杀叔祖,就是为了抵制新政!这等大逆不道之事,朕绝不轻饶!"
李承乾跪下:"父皇明鉴,若严惩三弟,恐引起宗室恐慌,反而不利于新政推行。
不如...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?"
李世民沉默良久,突然问道:"你想怎么做?"
"儿臣请命亲赴安州,晓之以理。
若三弟愿主动交出强占的田产,并带头支持《均田令》,或可网开一面。
"
李世民凝视着儿子,缓缓点头:"准了。
不过..."皇帝话锋一转,"朕会派李积率兵在边境接应。
若李恪执迷不悟,休怪朕不顾父子之情!"
十日后,安州。
李承乾只带二十名侍卫,轻车简从来到了吴王府。
府门紧闭,墙头隐约可见弓箭手的影子。
"三弟,二哥来看你了。
"李承乾在门外高声道,"就我一个人,开门吧。
"
良久,府门缓缓打开。
李恪一身素服,面色惨白地站在庭中:"二哥...是来抓我的吗?"
李承乾独自走入,随手关上大门:"我是来救你的。
"
厅内,李恪跪地痛哭:"我一时糊涂...叔祖坚决反对我收留那些逃户,说要告到父皇那里...我...我只是想让他病几日,没想到..."
"那蛇毒从何而来?"
"是...是河间郡王给的。
"李恪颤抖着掏出一封信,"他说这药只会让人昏迷数日,正好错过朝议..."
李承乾接过信一看,果然是李孝恭的手笔。
看来这位堂叔才是幕后主使,利用李恪对《均田令》的不满,借刀杀人!
"三弟,现在回头还来得及。
"李承乾扶起弟弟,"只要你主动交出强占的田产,并带头支持新政,二哥保你无事。
"
李恪泪流满面:"可...可那些田产是我苦心经营多年的..."
"糊涂!"李承乾厉声道,"你身为皇子,却与民争利!可知那些失去田地的百姓,有多少沦为流民,多少卖儿鬻女?"
见李恪低头不语,李承乾又放缓语气:"三弟,你我兄弟一场,二哥不希望你步上前朝那些亡国公子的后尘。
交还田地,做个贤王,青史留名不好吗?"
李恪沉默良久,突然起身走到书架前,取出一摞地契:"这是我名下所有田产,共一千二百顷。
另有三百逃户,都已登记造册..."他跪地双手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