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平籴风云(1/3)
贞观十年春,长安城细雨如酥。
李承乾站在太仓署的高台上,看着一队队牛车将新收的粮食运入仓廪。
这是他推行"平籴法"后的第一个丰收季,太仓的存粮比往年多了三成不止。
"殿下,这是各州上报的粮价。
"新任户部度支司员外郎张大素递上一本账册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"自实行平籴法以来,粮价波动小了五成,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谷贱伤农了!"
李承乾接过账册,指尖在"洛阳斗米十五文"的数字上轻轻摩挲。
这个价格比他记忆中的贞观年间正常粮价还要低两文,说明新政确实见效了。
"可有遇到阻力?"
张大素笑容微敛:"确实有。
尤其是那些大粮商,往年靠囤积居奇牟取暴利,如今..."他压低声音,"听说他们正在联络朝中官员,准备联名弹劾平籴法扰民。
"
李承乾冷笑一声。
这些粮商背后,多半又是那些不甘心失败的世家残余势力。
"无妨。
你继续推行,记住关键两点:一是收购价要公道,二是赈灾时要及时。
"
正说着,一名小吏慌慌张张跑来:"张员外,不好了!东市有粮商鼓动百姓闹事,说官府强买粮食!"
李承乾眉头一皱:"走,去看看。
"
东市向来是长安最繁华的所在,此刻却乱作一团。
几十个身着粗布衣裳的汉子围在粮铺前高声叫嚷,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。
"官府压价收粮,这是要逼死我们小民啊!"一个满脸横肉的粮商站在台阶上煽动道,"今日他们能强买粮食,明日就能强买你们的田地!"
人群一阵骚动。
李承乾冷眼旁观,发现那些"抗议"的所谓农民,手上连一个茧子都没有,分明是雇来的市井无赖。
"殿下,要不要驱散他们?"张大素小声问。
"不急。
"李承乾摆摆手,"去查查这个粮商的底细。
"
很快,随行侍卫带回消息:此人名叫郑大,表面是个普通粮商,实则是荥阳郑氏的远亲。
更令人玩味的是,他与尚书右丞韦挺过从甚密。
"韦挺?"李承乾眼睛微眯。
此人出身京兆韦氏,是朝中少有的既非秦王府旧部也非世家嫡系的官员,一向以刚正不阿着称,怎会与粮商勾结?
回到东宫,李承乾立即召来马周:"去查查韦挺最近有什么异常。
"
马周领命而去,不到两个时辰就带回惊人消息:韦挺的独子韦待价上月因赌博欠下巨债,债主正是郑大的妻弟!
"果然如此。
"李承乾拍案而起,"这是要挟朝廷命官啊!备马,孤要亲自去见韦挺。
"
韦府位于崇仁坊,是一处不起眼的小院。
见到太子突然驾临,韦挺明显慌了神,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。
"殿下突然造访,臣...臣有失远迎..."
李承乾直入主题:"韦卿可知东市粮商闹事一事?"
韦挺浑身一颤:"臣...臣略有耳闻..."
"那韦卿可知,那些粮商背后是谁在指使?"李承乾步步紧逼,"又是谁在胁迫朝廷命官?"
韦挺面如死灰,突然跪地:"臣有罪!臣教子无方,以致受人胁迫...但臣发誓,绝没有泄露朝廷机密!"
"没有?"李承乾从袖中掏出一封信,"那这封你写给洛阳粮商的密信,又作何解释?"
韦挺看到信笺,顿时瘫软在地。
原来他在信中暗示平籴法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