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面试(3/3)
打击”的观点:“欺凌会不断升级,强奸真实发生,那名少年犯在父母的庇护之下逃脱责罚,姐姐由于人言可畏自杀而死,弟弟为报姐仇放弃学业千里追凶,最终虽然手刃仇人,但却搭上了自己的一生。
”
姜凌长叹一声:“当然,这只是一种可能性。
但正是因为这个案子让我思考,我们警察的职责是什么,我的理想,又是什么。
”
应璇玑眼中多了一抹欣赏之色:“那你打算怎样实现你的理想呢?”
姜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自己办案时的体验、整理出来的表格:“我和同事合作,发表过一篇论文,是关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应用的。
我在想,心理画像,不仅可以用来刻画已发生的犯罪者,还应该可以通过行为回溯,通过心理预测。
如果能够建立更科学的早期风险识别指标体系,建立学校、社区、家庭与专业机构的联动预警机制,不就能够预防犯罪了吗?”
应璇玑心潮起伏,久久不语。
眼前这个才21岁的女警,她的理想与自己何其相似!
为了实现这个理想,应璇玑做了很多,可是却总有一种无力感。
因为预防犯罪,太难、太难。
应璇玑的声音有些微微颤抖:“姜凌,你知道吗?你说的这些,不仅需要跨学科的研究,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撑,还需要制度的革新!”
姜凌重重点头:“我知道!这就像愚公移山一样,很难。
但如果我们这一代警察、这一代研究者不去想、不去做,就永远不会有改变!我来这里,就是想跟您学习如何更科学、更系统地移动预防犯罪这座大山,哪怕只是搬动一块小小的石头!我相信,只要我们努力,一定可以阻止更多犯罪、挽救更多无辜的人!”
整个教研室陷入了短暂的寂静。
只有窗外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。
应璇玑教授长久地凝视着姜凌。
她看到了眼前这个年轻女警眼中燃烧的、绝非一时冲动的火焰;听到了她条理清晰的分析和此刻充满洞见的阐述;看到了她没有被破案立功的目标迷惑,反而被“未能阻止”的遗憾深深刺痛并催生出强大动力的可贵品质;更看到了她超越技术层面、触及犯罪防控本质问题的深刻思考和不畏艰难的勇气。
应璇玑出身草根,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走到现在,内心对“关系户”这三个字是非常排斥的。
先前应松茂推荐的时候,她其实有些顾虑。
但是姜凌的优秀无庸置疑,她的理想与自己如此契合。
举贤不避亲嘛。
姜凌这个弟子,她收定了!
看着姜凌,应璇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,她的目光中流转着一种深沉的、带着激赏的暖意,嘴角勾起一抹笑容:“愚公移山?说得好!”
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厚重而温和的力量:“姜凌,你的第一块石头想从哪里搬起?或者说,你希望在我这里,具体研究什么方向?不要空谈理想,我想听听你落地的第一步。
”
姜凌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,她知道,那扇通往理想的大门,正在应璇玑教授温和而坚定的目光中,向她缓缓敞开。
姜凌的眼神无比明亮,带着坚定与期待:“教授,我想从构建‘高危青少年早期心理行为识别与分级干预模型’开始。
以我们晏市近五年青少年犯罪档案和我参与处理的案件为基础,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,尝试提炼可操作、可量化的核心预警指标,并设计初步的多层级联动干预流程框架。
这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、数据统计和跨领域知识,我恳请您指导!”
阳光透过窗户,正好落在两人之间。
空气里的微尘,在阳光里欢乐舞蹈。
应璇玑站了起来,冲着姜凌伸出手:“姜凌,欢迎加入我的研究团队。
”
姜凌迅速站起身,伸出双手,紧紧握住应璇玑伸出来的右手,心情激动,神采飞扬:“老师,谢谢您!”
一场未来犯罪预防研究的师徒合作,就在这间充满书卷气息的教研室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