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一生行善弘德帝(2/3)
底是何态度了。
直到正月十六,朝廷才开始接待诸国使臣。
因来访藩国众多,直接举办了大型宫宴。
也避免了朝堂上,更为严肃的氛围,让外藩使臣们,能心情放松一点点:他弘德帝,一生仁善,跟屠国,没有半毛钱关系的!不用怕的哈!
此次宫宴,太上皇并没有出席,所有外藩使臣见到的皇帝,只会是年轻的弘德帝。
也是在此刻,阿古拉才陡然一惊,新帝绝对不会是傀儡皇帝!
如果太上皇贪权掌权,又怎么可能在有诸多外藩使臣的情况下退居幕后不出面?
巴图的话,如今响彻在阿古拉脑海中,阿古拉糊里糊涂的遵循本能,面君见礼入宴,和周边的使臣一起假笑举杯示意友好。
外藩使臣一个个的,依次献上贡品与贺礼,而从始至终,弘德帝都言笑晏晏,看不出半点不耐,十分具有亲和力,全然没有一丝杀伐的气息。
他们想:弘德帝,应当不会举起屠刀吧?
献礼完毕,姜衡人模人样笑道:“诸位的心意,朕都知晓。
”
“之前几年,倭寇一直骚扰我大梁沿海,为百姓安全,不得不暂停海贸。
如今倭寇已除,我朝,自然欲重开海贸。
”
姜衡话音一落,各使臣身旁的翻译也随之译完,当然,大部分使臣自己就能听懂,早已从自家六王子那里得到一点消息的安南使臣立马出列,面上惊喜道:“大梁陛下圣德!有朝廷作保,海贸定安然无恙,大梁与我等藩国,也定能共同繁荣!”
其余使臣,也听懂了意思,弘德帝意在开海,发展海贸,倭岛是特例,只要不阻止海贸,大家一起做生意,就会安然无恙。
还能有比这更好的事儿?
别看他们都是藩国,可藩国与藩国之间也是不同的,甚至是相互欺负的。
像中原王朝这种,只要和他做生意,或者只要朝贡,认他为“宗主国”,承认这个“名”,就能给予庇护,又不欺凌小国的王朝,那真是大海捞针般的难找,至少如今,只有中原王朝一个能做到这样。
中原王朝实在是太体面了!
如今中原王朝将要求明明白白说出来,他们还有什么害怕的?
“大梁陛下圣德——”
如此,宫宴的氛围彻底喜庆了起来,至于细节,那是之后的事情。
懂事一点的藩国,甚至直接表示,一切,宗主国全权做主即可,他们听话!
弘德元年正月,弘德帝重启海贸,大航海时代的序章就此展开。
外藩使臣忧心忡忡的来,高高兴兴的回,除了代表草原的阿古拉。
因为大梁朝堂,直接让他带回去一句话:臣服,还是死亡。
大梁,根本就不装了!
“怎么就不装了?又不是正式场合让他传话。
”
要么臣服,要么反抗,而反抗,就是草原南下侵略,中原被迫反抗。
而这一年的会试考题,治经中,都有一道题,与南北有关。
如诗经中的题目,则是《汉广》。
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
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……
“若是学子以《毛诗序》中的‘德广之所及也’来解题,那可就沾不到边了。
”
“若是一点政治敏锐也无,文采再好,也是无用。
”
在此刻,不可,绝不是“不能够”,而是“不要”。
在这里,《汉广》,不是求而不得的爱情诗,而是不许追逐南方女子的诗。
天子的本义,是让他们,从汉广的南北之分里,给出促进南北融合,放在本朝进行延伸,就是要一份促进草原与中原融合的方案。
虽然朝廷早有思路,并已经在开始执行,但,出题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所以,这一次的题,真要说难,其实也未必,毕竟答案已经露出了一角。
大梁朝堂对草原跃跃欲试,而草原,只剩下糟心。
短短两年多,草原各部落已经不能停止养羊了,马都受到了影响,如此情况下,又怎能胜过早有准备的大梁?
可要臣服吗?
臣服之后,他们不还是在草原吗?草原的冬天不还是不好过吗?
“他们说,若臣服,会派遣先生来草原支教,草原子民,也能参与科举。
”
部落首领们愤怒的表情愤到一半,有些不上不下,十分难受,阿古拉继续道:“西域的棉绒,棉衣,优先供给寒冷的北部。
”
“羊毛羊绒价格会降低,但是会继续收,也会传授我们先进的纺织工具,让羊绒能胜过棉绒,不惧严寒。
”
“但一切政策要跟随朝廷,也不允许养奴隶。
”
中原王朝在律法上,一直都是很重视人命的,死刑甚至是要皇帝亲自盖章通过,才能执行的。
便是官宦人家的仆人,若是不明不白的死了,被告发了,也是能被政敌拿来大做文章的。
像草原这样落后的奴隶制度,中原是不允许的。
各部落的首领们面面相觑,十分为难,除了最后一条,其他听着,真的蛮心动的。
行宫,太上皇含饴弄孙,身体看起来比年轻人还好,“哈哈,朕就说皇帝仁德嘛,看看,连草原上的奴隶,我儿见了都心疼!”
对此,姜衡表示,他只是没有忘记,并时刻警醒,不需要思维的奴隶制度,对中原先进文明体系的野蛮冲击。
当奴隶成为了百姓,当百姓读了书,被当做了人,他们就不会想要再回到奴隶,他们有了思考,才不会被轻易蒙蔽,当做枪使。
百姓,需要启智,草原的,尤为需要。
“所以今年的春闱,还是要多录取一些人。
”
大梁,正处于急速发展的状态,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。
仁德的圣君对此次科举进行了扩招,天下学子欢呼雀跃。
少有人关注的角落,弘德帝令驻守北部边域的将军,举行了较为低调的阅兵演练。
“威胁!这是威胁!”
可纵然知道是威胁,他们又能如何?
如今开春之际,一旦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