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画壁梵音度世人(1/3)
黑衣人面对森森兵刃浑然不惧,对南宫破沉声道:“破儿,你随身携带的《伐燕诏檄》可还在?取来与老夫一观。
“
南宫破心中一震。
这檄文乃祖上所传,嘱令贴身珍藏,从未示人。
眼前这位前辈竟知晓此等秘事,必与南宫世家渊源极深。
他当即从怀中取出一卷黄帛,恭敬奉上。
黑衣人展开黄帛,朗声诵道:“'燕反之心,迫朕逊国。
叛逆残忍,金川门破。
杀戮尸横,罄竹难书,大明日月无光,成囚杀之地。
须降伏燕魔,作阶下囚......'此乃建文帝亲笔御书,决非赝品。
这江山本该是南宫家的,燕贼篡位,其子孙还要将我南宫家赶尽杀绝,我等岂能坐以待毙?“
南宫破忍不住问道:“敢问恩公尊姓大名?何以知晓南宫家这许多秘辛?“
黑衣人目光如电:“要紧的不是老夫是谁,而是你是谁。
令尊尚在人间,正盼着你重振南宫世家!“
“家父......家父还活着?“南宫破又惊又喜,“他现在何处?“
“令尊确在人世,已在一处清净寺院出家为僧。
为免牵连佛门,恕老夫不便明言。
“
朱华凤忽然插话:“南宫未成假死遁世,隐于寺庙,这等机密当世应只他一人知晓。
前辈如何得知?莫非......前辈就是南宫未成本人?“
黑衣人冷然道:“是又如何?不是又如何?“转向南宫破,“破儿,你确是建文帝后裔。
老夫已寻得南宫别院所在,更解开了玄女赤玉箫的奥秘。
复兴南宫世家,指日可待。
但老夫既已出家,不该再过问俗务,还要为亡魂超度,为己身忏悔。
祖先遗志,就托付与你了。
随我来!“
说罢携起南宫破的手,二人纵身跃上坟头,几个起落间便消失在夜色中。
铲平帮众惊呼着追赶而去。
天色渐明时,二人已奔行大半个时辰,停在一处巨大的山岩前。
黑衣人道:“便是此处了。
“林中应声闪出十余名劲装汉子,齐声唤道:“庄主。
“
南宫破正自惊疑,黑衣人解释道:“这些都是南宫世家的旧部,世代追随。
自老夫寻得这别院所在,便命他们在此看守。
十多年来无人打扰,总算不负所托。
“
南宫破千百次想象过南宫别院的模样,纵不是豪华庄园,也该是雅致别墅。
谁知眼前只见藤萝缠绕的山岩,不禁疑惑地望向黑衣人。
“这别院隐藏极好,百年来无人打扰。
传国玉玺应当还在其中。
“黑衣人顿了顿,“不过有件事,老夫也是到此方知。
此处原是普完大师清修之地,名曰香林寺,并非南宫世家的别院。
“
南宫破愕然:“既是普完大师清修之所,为何我家先人要说这是南宫别院?“
“祖上说是普完大师所赠。
但出家人反赠在家之人,实属罕见。
普完及其弟子在此修行,直至十余年前最后一位密修者坐化,这里都只有他们的遗迹,不见南宫家丝毫痕迹。
“黑衣人叹道,“南宫世家对此秘而不宣,禁止形诸文字。
当年真相,恐怕唯有进入香林寺梵音洞方能知晓。
“
南宫破恍然:“原来祖先命我们寻找香林寺梵音洞,是要找到其中所藏的传国玉玺,重振南宫世家。
“
“正是。
“黑衣人颔首,“事不宜迟,速开洞门。
“
南宫破环视四周:“但洞门在何处?“
黑衣人取出一件黄袍袈裟:“此乃祖上遗物,上有先祖亲笔所题诗句:
香林宝寺传梵音,呵壁石开我独尊。
玉箫声断斜阳里,佛光普照入我门。
六道众生堕轮回,万法唯心脱浮生。
修得金身朝天去,娑婆世界幻亦真。
诗的首联暗示了开启洞门之法——须以吼声震开。
你先捂住双耳。
“
说罢跃上山岩前一块磨盘石,闭目调息,一手结指天印,一手结触地印,口诵真言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!“突然张口作狮子吼。
这一吼蕴含无上内力,若是对着常人,耳鼓必定震裂。
南宫破虽捂着双耳,仍觉吼声沛然莫御,只得运起丹田真气相抗。
说也神奇,吼声过处,石壁竟豁然洞开一个三尺见方的门洞。
幽深的洞口仿佛在诉说着尘封数百年的秘密。
黑衣人欣然道:“呵壁洞开,果然不假。
“
原来这山岩下竟暗藏一座古寺,门户与山石浑然天成,毫无斧凿痕迹。
藤蔓密覆,草木荫蔽,便是走到近前也难察觉。
那强大的声波触动机括,终使尘封的石门洞开。
黑衣人命武士守在洞外,与南宫破步入其中。
但见向下的石阶仅容一人通行,二人拾级而下,借着头顶一线天光,行了约莫半个时辰,眼前豁然开朗。
但见殿阁俨然,庭院中一株菩提古树枝叶扶疏,异香随风飘散。
黑衣人轻抚树皮,肃然起敬:“这便是传说中的'香林宝树'。
寻常菩提或只开花,或只结果,此树却花果同枝,堪称神奇。
“
前行至一佛堂,白玉石砌成的坛城中央供奉佛祖,左有绿度母,右有文殊菩萨与舍利塔,伞盖法幢庄严。
三尺外设三个蒲团,另供大威德、上乐、密集三大主尊。
曼达盘供奉佛前,唐卡悬挂壁上,尽是密宗规制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这佛堂竟是整块山石凿空而成,佛像亦就石雕琢,规模虽不及龙门石窟、大足香山石刻,工艺之精却有过之。
更奇的是空置十余年,竟纤尘不染,宛若新扫。
黑衣人掀开供案前幔布,现出一方翡翠碑额,上刻真书经文。
“破儿,事到如今,也不必相瞒。
“黑衣人缓缓揭下面罩,“我便是南宫未成。
“
火光跃动间,那黑衣人缓缓摘下面罩,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依然威严的面容。
南宫破目瞪口呆——眼前之人竟是少林寺方丈同苦!
忽闻掌声响起,阿岐那跨进佛堂笑道:“想不到堂堂少林方丈,竟是朝廷钦犯!“他竟突破了外围守卫,想来铲平帮众人不久也将寻至。
南宫破扑通跪地:“爹!您真的还在人世?孩儿真是不孝!“回想往日江湖相逢,竟未认出暗中相助的生父,不禁泪如雨下。
南宫未成扶起他:“这不怪你。
仇家逼得我南宫家破人亡,父子相见不能相认。
此仇不报,为父死不瞑目!“
南宫破轻抚父亲面上疤痕,热泪盈眶。
南宫未成忆起往事:“当日为父遭东厂追杀,几度濒死,幸得宗月大师相救。
本已心向佛法,放下执念,乃至执掌禅院,更该青灯古佛了此残生。
奈何家仇似海,终难释怀。
三年前听闻玄女赤玉箫现世,女真人意图染指,为父再也坐不住了......“
他转向阿岐那:“国师这些年在中原,名义上是结佛缘,实为探寻玉箫奥秘。
如今你携嘛哈噶喇金佛投靠后金,不过是为他们卖命罢了。
“
阿岐那强辩:“方丈误会了。
贫僧只是好奇玉箫传说。
“
南宫未成不再理会,抚着碑额道:“梵音洞的真正入口就在这坛城之下,机关设于此碑,须以玉箫上的四个数字方能开启。
这正是'玉箫声断斜阳里,佛光普照入我门'的深意。
“
南宫破细看碑文,见是:“我佛于是称,若于思佛功,汝须弘济众身,大庇三有,如是明吾言,菩提在即,恒河指现圣地,七宝布施,具万宝独藴大照,入此门,念念亨大吉永年。
“共十二排,每排五字。
南宫未成伸指按住首字“我“,石方块应声陷下半寸。
他口中数着“宫商角徵羽“五音,数至第二排徵音时按下“佛“字,第七排角音按下“现“字,第十排徵音按下“门“字。
四字连起来,正是“我佛现门“。
手指方离,只听咔嚓一声,佛龛缓缓向内旋转,现出一道暗门。
南宫未成想到半生苦心即将得偿,不禁纵声长笑,对阿岐那道:“大师,传国玉玺就在梵音洞中。
请!“说罢躬身摆手,示意阿岐那先行。
阿岐那心知他怕洞内有诈,冷笑道:“大师不必客气,贫僧愿为两位断后。
“
南宫破急道:“爹,此人心术不正,不可让他入内!“
阿岐那反唇相讥:“令尊身为少林方丈,尚且行此鸡鸣狗盗之事。
阁下恶名更甚,咱们彼此彼此。
“
南宫破怒道:“家父身负血海深仇,寄身少林只为遵循祖训,寻找玉箫玉玺,此乃堂堂正正之事!“
南宫未成摆手道:“也罢。
大师既然好奇,便请同往作个见证。
这玉玺本是我先祖之物,今日物归原主。
“
南宫破点亮火折子:“孩儿在前探路。
“说罢当先踏入暗门。
南宫未成怕有闪失,紧随其后。
阿岐那冷笑一声,也跟了进去。
幽深的洞窟中,三人脚步声回荡,仿佛踏进了历史的迷雾深处。
甬道深处漆黑如墨,四壁俱以条石砌就,锡铁浇缝,坚固堪比铜墙铁壁,纵有万斤炸药也难撼动。
这梵音洞虽已尘封两百余年,洞内却纤尘不染,空气流通顺畅。
洞外纷扰尽数隔绝,唯余一片万籁俱寂,令人顿觉六根清净,心如止水。
石壁上每隔十步设一铜盏,盏中油料莹润,历经数百年仍可点燃。
南宫破一路点燃油盏,幽深的甬道顿时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中。
南宫未成轻抚铜盏,叹道:“此乃雪山铁石与鲛鱼尸身混合,经百年沉淀后置于青铜鼎中熬制而成的特制石油,可燃烧经年不灭,存放万载不坏。
这是宫廷不传之秘,可见造洞之人与皇家渊源极深。
“
行至通道尽头,一扇石门挡住去路。
南宫破运足内力双掌推出,石门却纹丝不动。
这深入地腹的石门不仅要隔绝外界,更需承载山体重压,故而异常厚重,采用滑轨向两侧开启,单凭蛮力自然无法推开。
石门上雕刻着“九龙浴太子“的浮雕——传说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身怀六甲时,于兰毗尼园中手攀树枝,从右腋下诞下太子悉达多。
太子降世即能行走七步,步步生莲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作狮子吼:“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。
“时有九条神龙飞临,口吐香水为太子沐浴,诸天护法齐来守护。
南宫未成与阿岐那皆精研佛法,对此典故司空见惯。
整扇石门由墨色巨石凿成,太子像却是整块黑石上一小块白玉雕琢,雕工精妙,隐泛宝光,更显佛祖圣洁庄严。
南宫未成只看一眼便低眉诵经,连阿岐那也连诵十声佛号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南宫破在左侧石壁上发现一块松动的砖石,取下后露出四个竖向排列的八角转轮,喜道:“此处必是开门机关!“
南宫未成急忙拦住:“破儿且慢!此地定有防盗机关,非同小可,务必谨慎。
“借火光细看转轮,每个转轮八角各刻一字,仅有一字朝外。
“是迷宫锁。
“南宫未成凝眉道,“这梵音洞或许并无伤人性命的机关,但要破解此锁,打开'众生之门',却非易事。
“
阿岐那奇道:“众生之门?“
“祖辈相传,此地有一道众生之门,唯有悟得菩提真谛,方能开启救度众生之门。
“南宫未成细读转轮文字,自右至左四个转轮上的八字连成四段偈语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“;“若无分别,身心恒静“;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“;“已除尘劳,亦尽源本“。
这四段偈语各取一字组合,共有四千零九十六种可能。
若逐一尝试,运气不佳时恐需耗费两个时辰。
不过比起那些万年不休的机关,已算仁慈。
南宫未成与阿岐那皆深谙佛法,略一沉吟,几乎同时顿悟。
南宫未成含笑道偈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
今兹而往,生分已尽。
“阿岐那颔首:“不错。
将四个转轮自右至左转出'生分已尽'四字,众生之门自当开启。
“
南宫破虽未尽解其意,却不敢耽搁,立即转动转轮,使右起四个转轮分别现出“生“、“分“、“已“、“尽“四字。
只听“辘辘“机括声响,墨色石门缓缓向右移开。
南宫未成与阿岐那相视而笑,南宫破也精神为之一振。
门后幽深的洞窟中,仿佛有历史的叹息在回荡。
门后仍是相似的甬道,南宫破持火前行。
约行数十步,又一道石门挡住去路。
南宫未成蹙眉道:“莫非这众生之门不止一道?“
这道石门上绘着“太子出游图“。
画中佛祖未出家时,乘马出游四门,得见生老病死,感悟人生无常、众生皆苦,遂萌出家修行、寻求解脱之念。
左侧石墙上同样设有四个转轮,刻着四段偈语。
南宫未成依前法,从石门彩绘中寻得线索,不多时便解开了迷宫锁,第二道石门应声而开。
三人料想这众生之门当以佛本生故事为序,必有第三、第四道门等候。
南宫未成却似乐在其中,阿岐那也面泛红光,如饮醇酒。
果不其然,其后接连出现菩提树下得道图、佛祖割肉喂鹰图、灵山法会拈花图、佛祖涅盘图、化身六道轮回图......有时南宫未成独自参悟,有时与阿岐那相互印证。
说到佛法精义,二人难免一番辩驳,但禅密两宗终究同根同源,终能达成共识,从图画暗示中寻得破解之法。
待通过六道轮回之门时,二人神态已变得安详平和,早失了入洞前的倨傲之气。
第六道石门后的甬道迥异先前,仿佛进入了一个狭长的石窟。
通道两侧石壁上开凿着无数佛龛,大小佛像姿态各异:或结跏趺坐,或妙手拈花,或指天触地,或横卧闭目。
更奇的是,每尊佛像身上都有一只眼睛——或在眉间,或在掌心,或在腹上——那眼睛栩栩如生,直勾勾地注视着闯入的三人。
一路行去,竟未见一尊重复的佛像。
即便是南宫未成、阿岐那这等高僧,被那洞彻三界的法眼一望,也如芒刺在背,浑身不自在。
这千万只眼睛仿佛已将过往一切尽收眼底,无所遁形。
这时,甬道深处隐隐传来木鱼声与诵经声。
三人心生疑窦:难道此地尚有活人?再向前行,通道尽头竟现出幽幽灯光。
三人悄步前行,梵呗之声愈响,一股无形的阻力也随之增强。
越是靠近,越是举步维艰,如同逆飓风而行。
至十丈外时,已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