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(1/3)
【刘彻:……】
【刘邦:这般改动,则军政彻底分离也!】
当过亭长的刘邦,当然清楚亭长职权与军队的关联不大,反倒更接近政务。
亭长除了缉盗以外,还需要接待过往官员,查验行人符传。
协助征发徭役倒是与军队相关,但若是依照秦念的军制,兵役一年也就征发一次,倒也算不上有多大关联。
【秦念:面临紧急灾情,郡丞也可以临时调动军队救灾,应提前制定军队抢险救灾管理规定。
】
参照现代相关条例,秦念将军队在抢险救灾中应当担负的主要任务发在群里。
秦念刻意提到这一点,是为了让各朝剧本中的军队多一份职能。
有这一份职能,也许就能反向影响各朝的“天下为公”。
【朱元璋:军队救灾……秦皇竟是如此爱民,朕定当效仿。
】
朱元璋知道军队救灾一事,并非古之未有。
宋徽宗时期,泗州城遭遇洪水,江淮发运使任谅亲自率领部卒筑堤,将百姓转移到高处并赈济米粟。
洪水退去之后,百姓得以保全。
然而任谅曾弹劾过蔡京,蔡京就诬陷任谅,说淹死的人数以千计,宋徽宗将任谅削除官籍。
后来有大臣说救援水灾不是发运使的责任,宋徽宗这才起复任谅。
可见史上虽偶有军队救灾之事,却不是像秦念这般,将救灾抢险列为军队职能。
【秦念:现在说官制改革的第二点:政法分离。
】
【秦念:其一,审判、核查案件为司法。
司法部门不受军政两方管辖,只根据事实与律法进行裁定。
案卷接受上级司法部门检阅,刑罚越重,就需要更高级别的司法部门予以审核。
死刑必须上报至朝廷的司法部审核,由皇帝作最终裁定。
】
【李世民:司法与执法亦有区别?】
李世民早就发现秦念用词极为精准,这司法与执法显然并不是同一部门。
只是通过天幕进行“理解”,执法是“执行法律的行为”。
这就与司法很是相似。
【秦念:执法部门负责抓捕罪犯,寻找证据,录取口供,还原犯罪事实,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审判。
通过上级司法部门的审核后,执法部门执行判决结果。
】
这个过程相比现代的司法过程简化了很多。
比如少了极为重要的检察院,也少了控辩双方、补充侦查等步骤。
但秦念推演的是皇权制度下的司法体制,封建时代的官吏数量无法完成过于复杂的流程。
放在古代,县令就是集行政、执法、司法于一身。
剥离出执法和司法,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。
【李世民:司法在执法之上?】
【秦念:不,只是职权不同,司法部门并非高高在上。
比如出现小商贩与买家的小纠纷,也可以找司法部门判决对错。
】
【李世民:原来如此。
】
李世民发现秦念的官制改革,就是将各种权力进行分割。
这与如今的三省六部制度极为相似。
中书省出令,门下省审议,尚书省执行。
皆是分权之意。
大唐三省之下为六部,而秦念所说的军部与司法部,也很像是如今的兵部、刑部。
不同点在于,秦念将权力分割得更加彻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