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“材料”的学问(1/3)
钱卫东副镇长带着未消的怒气摔门而去后,党政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种异样的沉寂。
那声闷响,像一块石头投入深潭,表面的涟漪很快散去,但深处的震动却久久不息。
李腾站在原地,手里还捏着那块已经变得温热的抹布,感觉自己仿佛无意中窥见了一场隐秘风暴的边缘。
王守礼主任依旧稳如磐石地坐在那里,蘸水笔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,成了这寂静里唯一的、带有某种安抚意味的节奏。
张小斌则对李腾挤了挤眼,那意思复杂难言,既有“看吧,就这样”的无奈,也有“别往心里去”的安慰。
李腾默默地坐回自己的位置。
周大海那句“眼要亮,手要勤,嘴要严”的提点,此刻有了鲜血淋漓的注脚。
他意识到,在这里,仅仅完成交代下来的具体任务还远远不够,更需要一种对无形规则和潜在风险的敏锐感知。
他将钱镇长那临走前冰冷的一瞥,和王主任不动声色的坚持,牢牢地封存在心底,如同藏起一颗可能引爆的雷。
下午的工作,在一种表面恢复常态,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继续。
李腾帮着张小斌将誊写好的通知分发到各个办公室,算是初步熟悉了镇政府内部的结构和人员。
大多数人对他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只是投来好奇的一瞥,或简单点头示意,并未过多寒暄。
这种礼貌而疏离的态度,让李腾更加确信,在这里,信任和认同需要时间,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换取。
临近下班时,王守礼终于处理完手头那份重要的文件。
他摘下老花镜,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,目光再次落到李腾身上。
“李腾,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,但依旧清晰,“明天上午,县里有个关于夏粮收购和‘三提五统’征收工作的电话会议,镇里主要领导都要参加。
你准备一下,做会议记录。
”李腾心头一紧,随即涌起一股被委以重任的激动。
会议记录!这总算是一项接近他想象中的“文字工作”了,不再是简单的打扫和誊抄。
他立刻挺直腰板:“是,主任!我一定认真记录。
”王守礼看着他眼中瞬间燃起的光彩,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,补充道:“嗯。
记录要完整、准确,特别是领导的讲话精神和具体的工作部署,不能有遗漏。
会后要尽快整理出来,形成会议纪要,送书记、镇长审阅。
”“我明白!”李腾信心满满。
他自忖文笔尚可,速记能力在大学里也锻炼过,做会议记录应该不成问题。
王守礼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淡淡地加了一句:“镇上的会议,不比你们大学的课堂讨论。
发言可能比较杂,口音也重,你要仔细听,抓住重点。
”“好的,主任。
”李腾嘴上应着,心里却并未完全当回事。
他想着,只要耳朵灵敏,笔头够快,还能有什么难的呢?
第二天上午九点,电话会议在镇政府那间唯一的、兼作小会议室的房间里准时开始。
房间里烟雾缭绕,书记、镇长、几位副镇长以及相关站所的负责人围坐在一张长条桌旁,桌子上放着那台黑色的、带着扩音功能的电话机。
李腾坐在角落的一张小桌子后,面前铺开崭新的笔记本,拧开钢笔帽,严阵以待。
会议开始了。
县里的领导通过电话线,声音带着滋滋的电流杂音,开始传达上级精神,部署工作任务。
李腾运笔如飞,努力将听到的每一句话,特别是那些带有“要”、“必须”、“坚决”等字眼的指示,都记录下来。
起初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