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初领密令,潜伏翰墨斋(2/3)
】
送走陈编修,墨苏借口整理账本,留在了柜台后。
他趁金东家不在,仔细检查柜台——柜台是实木做的,边角有些磨损,他用手指敲了敲,发现右侧的木板是空的,轻轻一推,果然露出个暗格,里面放着本烫金的账簿,上面记着“陈编修:纹银五十两”“李大人:绸缎两匹”,都是官员们的“赊账”,实则是三爷党收的贿赂。
他快速翻了翻,把重要的名字和金额记在心里,又把暗格推回原位,装作无事发生。
接着,他借口去抄书间送茶水,摸清了后院的布局:
抄书间的大桌腿下有个铜环,拉一下,桌面会露出条缝,能藏下信纸;东厢房的库房里,有三个书箱的底层是空的,垫着防潮的油纸,适合藏密信;西厢房是金东家的书房,墙上挂着幅《墨竹图》,墨苏趁金东家去如厕,悄悄挪了挪画框,发现后面有个暗门,推开后是条狭窄的密道,直通隔壁的“清风茶馆”——这是三爷党紧急撤离的路线,徐渭的情报果然没错。
“墨掌柜,发什么呆呢?”金东家走进来,手里拿着个算盘,“该对账了。
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墨苏连忙回过神,接过算盘:“来了,金东家。
”他一边拨着算盘,一边留意金东家的神色——金东家看似粗枝大叶,实则很谨慎,每次进出库房都会数书箱的数量,书房的门也总是锁着,看来是三爷党的忠实心腹,以后得格外小心。
【情报网:书童与茶伙计】
下午,书童阿福来了。
阿福十二岁,是金东家的远房侄子,留着个锅盖头,脸上总挂着鼻涕,看起来天真无邪。
墨苏从怀里摸出块麦芽糖,递给阿福:“阿福,以后你帮我个忙,要是有人进库房,尤其是陈编修他们,你就告诉我,这块糖就归你了。
”
阿福眼睛一亮,接过糖塞进嘴里:“墨掌柜放心,我一定帮你盯着!”墨苏知道,孩子的话最容易被忽略,用糖果收买阿福,既安全,又能及时掌握三爷党的动向。
傍晚,墨苏借口买茶,去了隔壁的清风茶馆。
茶馆的伙计老周五十多岁,留着山羊胡,见墨苏进来,笑着问:“墨掌柜,买什么茶?”
“来斤龙井。
”墨苏递过铜钱,故意说,“今天陈编修来店里,说龙井配《永乐大典》最好,我也来尝尝。
”他盯着老周的反应,果然,老周的笑容僵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如常:“陈大人懂行,这龙井是新到的,您拿好。
”
墨苏接过茶叶,悄悄用手指在老周的手背上划了个“三”字——这是徐渭约定的暗号,代表“有情报”。
老周不动声色,在茶叶包上系了个结,比平时多绕了一圈——代表“今晚子时,茶馆后院见”。
离开茶馆时,墨苏瞥见送炭的瘸腿李正往翰墨斋走。
瘸腿李左腿瘸,走路一拐一拐的,可墨苏注意到,他的脚印深浅均匀,不像是真瘸——这是伪装!徐渭的情报里提过,潜龙阁喜欢用“残障”当暗桩,不易引人注意。
墨苏心里记下,决定以后多留意瘸腿李的动向。
【首份情报:复写与传递】
回到翰墨斋,墨苏趁关店的功夫,躲进抄书间。
他从腰带里取出陈编修的信,用小刀轻轻挑开火漆,抽出信纸——上面写着:“速调纹银一万两,交户部王郎中,用于《古今图书集成》追加预算,另,联络太子党余部,许以高官厚禄,待时机成熟,共举大事。
”
墨苏心里一震——三爷党不仅挪用国库银两,还想拉拢太子党残余,看来是想在太子废立后,趁机扩大势力。
他赶紧从抄书间的抽屉里取出米汤和毛笔,将信的内容复写在一张宣纸上,再把原件小心封好,用火漆重新粘住——火漆是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