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钻石星球。(3/3)
释道:“极端压力实际上有助于原子排列的规律化。
在地球上,我们制造人工钻石也是模拟地下高压环境,只不过规模小得多。
”
突然,监测仪器发出警报——白矮星表面正在发生某种活动!
“是什么情况?”博文紧张地问。
我快速分析数据:“表面某个区域出现了温度骤升,可能是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。
”
我们看到,在远处的晶体平原上,一股炽热的碳等离子体喷涌而出,像是火山喷发,但规模远超地球上的任何火山。
喷发物到达一定高度后,由于白矮星的强大重力,又像瀑布一样回落表面,冷却后形成新的晶体结构。
“这是白矮星版的火山活动,”傅教授兴奋地记录着这一现象,“可能是内部结晶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导致的。
这种活动会改变表面形态,也可能影响晶体的纯度。
”
喷发持续了约半小时(地球时间),之后表面逐渐恢复平静。
新形成的晶体区域在光线下闪耀着不同于周围区域的光芒,像是白矮星表面的一块补丁。
博文打了个哈欠(意识连接中也能感受到倦意):“爷爷,我们还要看多久啊?”
傅教授看了看仪器读数:“我们已经收集了足够的数据,是该返航的时候了。
智林,启动返程程序。
”
我点点头,开始调整意识飞船的航向。
在我们离开之前,我让探测器拍摄了一组全景图像,记录下这颗钻石星球的最后影像。
在返程途中,傅教授总结了今天的发现:“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宇宙中物质形态的极端例子。
钻石在地球上是珍贵的宝石,但在宇宙中,它可能只是某种普通物质的特殊形态。
这种视角的转换,正是我们探索宇宙的意义之一。
”
博文已经有些昏昏欲睡,但仍强打精神问道:“爷爷,宇宙中还有比这更奇怪的东西吗?”
傅教授神秘地笑了笑:“当然有,下次我们可能会去探访一颗脉冲星,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奇异天体。
”
我们的意识逐渐回归身体,星辰大海的影像在眼前慢慢淡去。
但我知道,这次探险的记忆和知识,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。
回到地球上的实验室,我开始整理这次探险的数据报告。
傅教授则陪着已经睡着的博文,轻轻把他抱到休息室的沙发上。
“今天的经历对博文来说会很珍贵,”傅教授轻声说,“他可能不会完全理解所有的科学知识,但这种直观的宇宙体验,会在他心中种下探索的种子。
”
我点头同意:“确实,亲眼见到一颗钻石星球,比读十本天文书更有震撼力。
”
傅教授看着窗外的夜空,若有所思:“你知道吗,智林,那颗白矮星让我想到了生命的循环。
恒星诞生、演化、‘死亡’,然后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。
就像那颗钻石星球,它虽然不再是活跃的恒星,却以另一种形式展现着美丽。
”
我沉思着教授的话。
确实,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,但变化中又有永恒的物质和能量守恒。
今天的探险不仅让我们见识了宇宙的奇观,更让我们对生命和存在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“下次探险是什么时候?”我问道,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再次遨游星空。
傅教授笑了笑:“很快,智林,很快。
宇宙那么大,我们还有太多地方要去探索。
”
我望向窗外的星空,在无数闪烁的光点中,我知道有一颗特别的“钻石”正在那里静静闪耀,等待着可能的再次探访。
而我们的银河系漫游之旅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:()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