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红巨星垂暮之歌。(1/3)
星图在“思辰号”的控制台上缓缓旋转,无数光点编织成银河的脉络。
傅水恒教授的手指停在一个散发着橙红色光芒的标记上,那光芒温暖而柔和,与周围恒星刺眼的白色或蓝色光点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一颗步入晚年的恒星——HD,一颗红巨星。
”傅教授的声音在意识连接中回荡,带着一种罕见的敬畏之情。
博文趴在控制台前,眼睛睁得大大的:“红巨星?是红色的星星吗?它很大吗?”
我调整着传感器参数,微笑着回答:“非常大,博文。
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中心,它的表面可能会延伸到地球轨道之外。
”
傅教授点头补充:“红巨星是中等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的阶段。
当恒星核心的氢燃料耗尽时,它会开始一系列复杂的变化,最终膨胀成体积巨大但密度较低的形态。
”
我们的意识开始向目标进发。
远观之下,HD像是一块悬浮在黑色天鹅绒上的红宝石,散发着稳定而温暖的光芒。
与年轻恒星的激烈闪耀不同,这颗红巨星的光线显得深沉而平和。
“它好像比我们之前看过的所有星星都要大!”博文惊叹道。
确实,随着距离拉近,红巨星的庞大体积逐渐显现。
它占据了我们的整个视野,像是一个缓慢燃烧的宇宙火炉。
表面的颗粒状结构清晰可见,每一个“颗粒”实际上都比整个地球还要大。
“启动热辐射防护,保持安全距离。
”傅教授下达指令。
尽管红巨星的表面温度比太阳低,但其巨大的表面积使得总辐射能量极为惊人。
我启动了多重防护场,同时开始收集基础数据:“表面温度约3500开尔文,直径是太阳的180倍,质量约为太阳的1.8倍。
”
博文好奇地问:“如果它的质量只比太阳大一点,为什么体积会这么大呢?”
傅教授赞许地看了孙子一眼:“很好的问题。
这是因为红巨星的核心已经停止了氢燃烧,转而燃烧外壳的氢。
核心在引力作用下收缩,释放的能量使外层膨胀,就像被吹胀的气球。
”
我们继续靠近,红巨星表面的细节越发清晰。
那不是一个平滑的球体,而是一个充满动态活动的世界。
巨大的对流胞像是沸腾的海洋,物质从内部升起,冷却后沉落,形成持续不断的循环。
“看那些暗斑!”博文指着表面一些相对暗淡的区域。
我调整了光谱仪:“那些可能是恒星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,类似于太阳黑子,但规模要大得多。
”
傅教授补充道:“红巨星的磁场活动非常复杂,这些暗斑可能与磁场的周期性变化有关。
”
突然,监测仪器检测到一系列规律的亮度变化。
红巨星的光度在以数百天为周期缓慢波动,像是宇宙级别的呼吸。
“这是红巨星的脉动,”傅教授解释道,“由于内部核反应的不稳定性,红巨星会经历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。
”
博文想象着:“就像星星的心跳一样?”
“很诗意的比喻,”我笑道,“确实可以这样理解。
不过这颗‘心脏’已经不再年轻,它的跳动缓慢而沉重,预示着恒星生命的尾声。
”
我们静静地观察着这种宇宙尺度的脉动。
红巨星的光芒随着它的“呼吸”明暗交替,每一次循环都持续数小时。
在这种缓慢的节奏中,我感受到一种奇特的悲壮美——这是一个星球的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