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雷击木中的火种(3/3)
,数量足有上百头,以后部落的肉食就有了稳定来源;族人们还在山林深处找到一片泛着白霜的石头,敲碎了煮水,竟能析出白色的盐粒——有了盐,烤肉不再是寡淡的腥味,食物也能存得更久。
每次有新进展,天上就会落下淡淡的功德金光,裹着李念,暖得像泡在温泉里。
起初他还会沉醉在这种舒爽里,觉得是天道对人族进步的认可;可次数多了,竟也习惯了——就像看着自己种的庄稼结果,喜悦是真的,却不再像最初那样激动。
对他来说,族人们能吃饱穿暖,比什么金光都实在。
日子一天天过,李念找了块中空的竹筒,装了细沙,做了个简易的沙漏,用来记时;又砍了些细竹,削成竹简,每天在上面写写画画——今天红薯浇了水,明天狩猎队带回三头野牛,后天族里又多了两个新生儿,连燧人氏钻木取火、有巢氏建木屋的传说,他也一并记下来。
石屋里的竹简堆得越来越高,占了半个角落,成了洪荒里第一份人族的“史书”。
这天午后,李念躺在石屋旁大树下的躺椅上,手里摇着一把用蒲葵叶做的“济公扇”,假寐着。
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,暖融融的。
旁边的石桌上,羽正端着个陶碗,碗里泡着不知名的树叶,他学着李念的样子,翘着兰花指,小口抿着,竟真喝出了几分酒的滋味。
“念哥,下午狩猎队去东边林子,要不要一起?”羽放下陶碗,问道。
李念摆摆手,眼睛都没睁:“不去了,你们去就行。
记得把新做的石矛带上,小心点。
”
自从红薯种上、盐找到了,狩猎队也成了气候,李念就彻底“摆烂”了——饮食有飞操心,狩猎有云带队,种植有张老看着,他除了偶尔指点一下新技艺,大多时候都像现在这样,晒晒太阳,记记竹简,倒比在后世读博时还悠闲。
可他知道,这份悠闲是靠族人们的进步堆出来的。
现在的部落,石屋一排排整齐排列,陶窑里不断烧出新的陶罐陶碗,红薯地绿油油的一片,狩猎队出去总能带回猎物,族人们脸上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茫然和恐惧,多了踏实的笑意。
甚至连其他部落都来学他们的狩猎队模式,红薯藤也被分出去,在洪荒里慢慢传开。
李念睁开眼,看着远处打闹的孩子,看着忙着晒兽皮的妇人,看着打磨石器的汉子,心里忽然很安稳。
从刚穿越时的手足无措,到现在人族能在洪荒里站稳脚跟,能种粮、能制器、能烤肉、能记史,这一步步走过来,虽难,却值。
他拿起旁边的竹简,提笔在上面写下:“洪荒某年,薯生,盐出,猎队立,人族始安。
”
写完,他放下笔,又摇起了蒲扇。
风穿过树叶,带着红薯叶的清香,还有远处传来的族人的笑声。
这洪荒虽残酷,却也因为这群努力活着的人,渐渐有了文明的温度。
而他知道,这还只是开始——人族的路,还能走得更远。
喜欢洪荒开局,我为先天人族请大家收藏:()洪荒开局,我为先天人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