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民心秤上的砝码(2/3)
细致,考虑了政策刚性和民生柔性。
梯度减免的想法,有创新。
”他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严肃,“但是,鸣风同志,这需要钱。
‘安居保障专项资金’不是无源之水。
县财政的压力,郑县长跟我交过底。
省级试点批文一天不下,社会资本一天不进场,这个方案的可持续性就存疑。
王德顺家的问题解决了,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,其他类似的困难户怎么办?民心这杆秤,一头是特困户的安居,另一头,可是财政的可持续和项目的整体推进!砝码放不好,秤就会失衡!”
方文山的担忧直指核心:资金!没有省级试点批文撬动社会资本,仅靠县财政和临时筹措的资金,无法支撑整个项目,更无法确保“梯度减免”这类长期承诺的兑现!民心工程,不能变成半拉子工程或财政窟窿!
李鸣风迎着方文山审视的目光,挺直了腰板:“方书记,您的担忧正是我们最大的痛点!省级试点批文,是‘北洼子’的命门!我向您汇报一个最新情况:省自然资源厅孙建国副处长昨晚给我打过电话,省厅关于将‘北洼子’纳入‘低效用地再开发及历史遗留问题化解’首批试点的联合请示,已经正式上报省政府!只待常务会审议!”
他顿了顿,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:“方书记,我知道这有不确定性。
但我恳请您,再给我十天时间!十天之内,我亲自跑省城,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,盯住这个批文!同时,我会同步接触‘苏省供销集团’和再次恳请‘苏北建工’提前介入部分应急工程!如果十天之后,试点批文仍无明确进展,或者无法引入实质性启动资金……”
李鸣风的声音斩钉截铁:“我李鸣风,自愿辞去榆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职务!并承担‘北洼子’项目因资金问题停滞的一切责任!”
办公室里一片寂静。
方文山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,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敢扛起如山重担的街道书记。
辞职担责,这不仅仅是表态,更是将个人的政治前途与“北洼子”的成败死死绑定在了一起!这份魄力和担当,让他动容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鸣风同志,”方文山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,“辞职的话,不必轻易出口。
为官一任,责任重于泰山。
你有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,很好。
这十天,县委县政府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!需要什么支持,直接向我和郑县长提!省里那边,我也会亲自给省政府办公厅的老同学打电话,请他们关注榆林这个试点项目!记住,我们不仅要争取批文,更要争取时间!王德顺家这样的方案,就是我们在民心秤上最重要的砝码!必须让它落地生根!”
方文山的话,如同定海神针!不仅认可了李鸣风的方案和决心,更承诺了县委层面的全力支持!甚至动用了他个人的高层关系!
就在李鸣风为省城之行做最后准备时,陈芳在“北洼子”打响了另一场民心攻坚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