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谋划发展(3/3)
向我完全赞同。
只是……这‘未来产业培育基金’的额度……以及孵化园的建设投入……对开发区目前的财政压力非常大。
宏远项目虽然落地,但税收返还期长,土地出让金大头要用于平衡历史债务和基础设施投入。
这钱……从哪来?”
他的担忧很现实,也代表了部分务实派干部的心声。
发展未来产业是好事,但钱袋子吃不消。
李鸣风显然早有考虑。
他走回座位,沉稳地说:“钱的问题,开源节流,多管齐下。
”
“第一,盘活存量资产,对开发区内闲置或低效利用的标准厂房、办公场地进行清理整合,通过租赁、入股等方式吸引新企业入驻,增加现金流。
”
“第二,争取上级资金,科技创新局牵头,经发局配合,深入研究国家和省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科技创新的各项扶持政策、专项资金,积极申报!特别是新能源领域,国家层面的补贴和专项债,必须全力争取!”
“第三,创新融资模式,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,共同设立产业引导基金,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未来产业。
我们出政策、出地、出引导资金,吸引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进来!”
“第四,优化支出结构,财政局牵头,对管委会各部门的预算进行再梳理,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和‘锦上添花’的项目,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,优先保障双轮驱动战略的核心投入!”
他看向财政局局长:“压力确实存在,但办法总比困难多!财政工作,不仅要会算账,更要会生财!要敢于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大事!只要项目选得准,培育成功一个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,带来的回报是十倍百倍的!”
李鸣风的思路开阔,既有务实举措,又有创新魄力,让财政局局长和其他心存疑虑的干部精神一振。
“各位,”李鸣风最后环视全场,声音铿锵有力,“宏远项目的落地,只是我们万里长征的第一步!它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空间,但绝不能成为我们固步自封的温床!榆林开发区要真正崛起,成为苏北乃至全省有影响力的产业高地,就必须敢于布局未来,敢于投入明天!装备制造的根基我们要扎牢,但引领未来的新赛道,我们也必须抢跑!这关乎开发区的命运,也关乎在座每一位的前途!有没有信心,跟我一起,啃下这块硬骨头,开辟这片新蓝海?”
“有!”会议室里响起了整齐而响亮的回应。
李鸣风的战略眼光、破局决心和清晰的路径规划,成功凝聚了共识,点燃了斗志。
会议结束,众人散去。
李鸣风独自站在窗前,暮色中的开发区灯火渐次亮起,宏远工地的探照灯如同利剑刺破夜空。
他深知,双轮驱动战略的落地,其难度和挑战绝不亚于当初拿下长兴厂。
资金的压力、项目的风险、人才的匮乏、新旧产业可能存在的冲突……每一项都是硬骨头。
然而,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,只有跃跃欲试的锐气和掌控全局的自信。
宏图已展,新赛道已划定,引擎已经轰鸣。
榆林开发区这艘巨轮,在他的掌舵下,正调转航向,朝着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“未来产业”蓝海,全速前进!前方的风浪或许更大,但彼岸的风景,也必将更加壮丽。
喜欢重生之问道官途请大家收藏:()重生之问道官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