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上 自我与我和我们间的关系(2/3)
一眼。
虽然每个岗位都有员工在作业,但各自重要的程度对高我是不同的。
哪里出现了特殊状况,或进入预期的命程高潮时,会引发高我的特别持续关注。
不同小我间、不同轮回线上的自我间、自我与自我的对等人格间、小我与高我或其它高我旗下的小我间,都是可以相互产生影响的。
这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涟漪联动体系。
这体系对于自我中枢来说是清晰明亮的,但对于在角色间的小我来说,就呈现出了世事无常的感受。
小我的一生中,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是阶段性改变的——
从幼年到成年前,主要任务是进入自己的角色,展开人生铺陈,成功塑造角色。
从青年到中年,是达成体验,完成助缘,实现自我,展现课业内容。
中年到退休前,是觉醒与觉悟,好便于总结经验,及时做出调整、证悟、悟证。
证悟是总结、归纳、反思、调整的过程。
悟证是调整后看看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,哪里是自己想得挺好,却满不是那回事的。
退休后的生活里,主要任务从自觉转移到觉他,从利己转变为利人。
这样不枉此生。
很多人一生都在寻道、问道,求见宇宙真相、灵界秘密、其它自我的人生轨迹,想要预知未来、未雨绸缪,最好还能神通广大、备受瞩目、名利双收。
这样的诉求在灵修界里非常普遍:功利心旺盛的,求死后去天堂,永世享福、长生不死;求发家致富、事业有成;求终止“学业”,小小年纪浪迹江湖、永不返校。
平日里满嘴仁义道德,利益众生,实际上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,狭隘的福寿永康。
人生的经历与目的不是为了“了知”内在自我意识本就知道的那些所谓的秘密——这些你用一生去寻求的答案,在出生前你就全然了知,在死明白后也会一清二楚。
所以人生中做到心灵觉醒与活个明白就已经足够了,更多地把生命投入到好奇与游历异世界是没有必要的。
你知道有它们、知道它们对自己有正负向的影响、知道自己对其它自我有正负向的影响就足够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再有一类人,严重地摇摆在唯物主义科学教与内在自我意识濒临觉醒间。
他们是实证科学思潮的受害者,担心自己一生的努力最后看来是个笑话,其实现在的沉迷颠倒执着梦想何尝又不是一个笑话呢!他们持续地渴望获得证据来坚定自己的信念——千古以来各种知见汇编的书籍、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见证人信息都是间接证据,难辨真伪,如果不亲身历经,这种意识内的感触怎么可信呢?而当他真的亲身历经后,又不相信那是真的——或许自己有病了,或许是恍惚间的遐想,或许是意识中某一记忆残片的扭曲……可以呵护“逻辑”的解释万万千,就算高我幻化成“大罗天仙”或直接用光子雾云把你笼罩,那也可以被解读成恶作剧。
如此一生就在求证中度过了,自我意识面向上却没有多少获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