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八珍备席上,五味入羹汤(2/3)
汽修厂,前世今生着实是充满了变数,往昔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厂子,现今却有了如此般的变化,着实是让人意想不到哇!
如今就剩下那研究所的主楼还戳着,别的都变了模样。
上辈子家里干的工程,因为拖欠的工程款跟垫付的材料款,没辙啊,只得借了高利贷。
结果欠了一屁股债,到最后连汽修厂也赔进去了,抵给旁人了。
爹妈劳累了一辈子,就留下两套住宅,一套三室的,一套两室的,外加还攥着一些白条儿。
就是些债权。
剩下的那点儿烂账,还是杨皓通过折腾自媒体赚的钱给擦的屁股。
现在的光景儿可算是改了样儿了。
在历经了前世的种种折腾后,杨皓心里跟明镜儿似的,清楚得很,那贫困和债务给家里带来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呀。
杨皓在国外的那会儿,他心里可有数了,家里出现状况缺钱去借高利贷可不就是这个节骨眼儿嘛。
他那是记得真真儿的,家里的经济陷入困局啦,爹妈没招儿了呀,不得不向高利贷求援,以缓解这火烧眉毛的急呀。
那阵儿,他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半大孩子,对于金钱的概念尚且模糊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父母从未向他透露过家中的财务状况,生怕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负担。
尽管杨皓并不确切地知晓家里究竟欠下了多少债务,但内心深处那种对贫困的恐惧和不安,使他下定决心,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让家里摆脱经济困境,不再为钱发愁。
他从不任性地向父母索要玩具或零食,所以,每当得知家中出现经济紧张的消息,杨皓便会毫不犹豫地不遗余力地提供资金支持。
他总是竭尽所能,甚至有时候给予的金额远远超出了家里的实际需要,只希望能为家人减轻负担。
他的心中充满了一种强烈的驱动力,那就是要摆脱前世欠债的阴影,就想着抖落掉上辈子拉饥荒的那点儿阴霾。
因为上辈子欠钱的那经历,杨皓特害怕欠钱,所以回回都给家里边老些个钱,给得太多了。
多到他爹妈俩眼发直,疑心他是不是在外头沾了啥邪魔歪道,父母起了疑心,担心他在国外学坏,于是亲自去国外把他弄回来的。
不过无所谓,知道事情能改变就行。
杨皓的父母都曾经当过兵,性格非常要强,每年过年时,他们都会被债主逼债,年少时留在心里的阴影刻骨铭心。
高利贷总算还完了。
最后还的债,全都是爸妈当年的那些战友们,还有自己村里的亲戚邻居啥的,都是他们自家人。
这债啊,全都是杨皓一个人给平了的。
杨浩回国后,才逐渐捋顺了家里那点儿糟心的事儿。
他本以为家里头就是因为工程款的拖欠,造成的债务负担,欠了很多钱。
但后来才发现又产生了很多新的债务,他坚决反对家里再欠债,为此还和老妈大吵了一架,跟家里闹得不亦乐乎,差点儿没把房顶掀了。
他就跟老妈撂下狠话,要是再让他知道家里往外欠一个子儿,他可就铁了心不回来了。
没办法,可他妈就是一个特仗义的典型北京大妞,性格豪爽,热情大方。
在她的世界里,朋友有难,拔刀相助是义不容辞的事情。
谁有困难求到她这里,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帮忙。
杨浩理解老妈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,但他也担心这样下去,家里的债务会越来越多,永远没有还清的一天,最后一准儿是没完没了。
这儿真不是他们落脚儿的地界儿,您说咋住呀?整整六栋大楼儿。
外加两栋筒子楼,瞅着都是那五六十年代的老派头儿,再加上个食堂、图书馆啥的。
主楼前头那